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文化·慎獨
儒家關于操行的主張。意謂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即使在一人獨處、獨知的情況下也謹慎地操持自己的言行。原話出于《禮記·中序》:“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于獨也。”漢代大學者鄭玄對此解釋說:“慎獨者,慎其閑居之所為。”宋明理學更是把慎獨視為重要的修養方法之一。《宋史·詹體仁傳》有這樣一段記載:“(詹)少從朱熹學,以存誠慎獨為主。”可見理學教育家把“慎獨”當作培訓學生的重要方法,予以實施。
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文化·慎獨
儒家關于操行的主張。意謂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即使在一人獨處、獨知的情況下也謹慎地操持自己的言行。原話出于《禮記·中序》:“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于獨也。”漢代大學者鄭玄對此解釋說:“慎獨者,慎其閑居之所為。”宋明理學更是把慎獨視為重要的修養方法之一。《宋史·詹體仁傳》有這樣一段記載:“(詹)少從朱熹學,以存誠慎獨為主。”可見理學教育家把“慎獨”當作培訓學生的重要方法,予以實施。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社會倫理文化·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戲劇文化·戲劇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