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的宋明理學·形成因由
在五千年的中國文化史中,儒學思想占據思想統治地位近兩千年,前期儒學以孔、孟為代表,后期儒學(理學)以程、朱為代表。而理學統治思想界也有七、八百年的歷史。理學產生于中國文化,同時又構成中國文化。
理學家們把理學的形成歸功于周敦頤等人對“圣賢之奧”的偶然發現,反理學思想家則批評理學家援襲佛、老,冒稱“道統”。總之,在對理學這樣那樣或褒或貶的看法中,隱含著這樣一種認識,即認為理學是一種歷史上的偶然性產物。
一種在思想界統治七、八百年的思想學說,難道會沒有其產生、存在的必然性嗎?難道沒有能反映出中國文化思想矛盾發展的規律性嗎? 本書當然不能同意這樣的觀點。在筆者看來,理學是當時多種思潮遭際、交匯、摩蕩的產物,而每一種思潮都有其自身推移、演進、發展的歷史,體現著具體的歷史必然性。我們將這種必然性視為理學形成的內在原因。而理學產生又有其社會經濟、政治等等歷史背景,我們將這種社會歷史背景視為理學形成的外部機緣。本部分第一、二、三節講理學形成之“因”,第四節講理學形成之“緣”。
上一篇:儒學與道教·對修身養性的強調
下一篇:第三代新儒家·新儒家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