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打擊日軍顯雄威
——打擊日軍顯雄威
朱可夫(1896—1974),蘇聯著名的陸軍將領,指揮了舉世聞名的莫斯科會戰、伏爾加格勒會戰和柏林戰役,是蘇聯衛國戰爭中的頭等功臣,享有崇高的榮譽。
1939年6月,日軍突然侵犯原蘇聯友鄰蒙古的邊界。根據1936年3月的蘇蒙條約,蘇聯有責任保衛蒙古不受任何外敵侵犯。朱可夫緊急派往遠東督戰。
朱可夫到達了前敵指揮所的五十七軍司令部所在地,對前敵指揮所設在距前線相當遠的地方和糟糕的戰備十分不滿意,他要求到前線去仔細研究一下情況。
通過對前線地域深入的了解和對各種情況的分析,朱可夫敏銳地意識到,這不是一般的邊境沖突,日本一直懷著侵略蘇聯遠東地區和蒙古領土的野心。
朱可夫預測,不久就會發生大規模的戰役。朱可夫給伏羅希洛夫寫了份報告,詳細匯報了沖突地區的情況及對敵情況考察后的結論,并提出蘇蒙軍隊的行動計劃:堅守哈勒欣河東岸陣地,同時從縱深方向進行反襲擊,擊潰來犯日軍。
報告發出后的第一天,朱可夫就接到了莫斯科那邊的回答,完全同意朱可夫對情況的判斷和下一步的行動計劃,并任命朱可夫接任軍長。
十幾天之后,日軍展開了大規模的進攻,他們乘著夜色偷渡過哈勒欣河,并以優勢兵力占領了戰略高地巴英查崗以及附近地區。這種情況對蘇軍十分不利,如果日軍從這個地域展開進攻,可以毫不受阻地對蘇軍主力部隊的側翼和后方進行突擊。
面對眼前的戰態,朱可夫經過冷靜地分析,決定立即組織一支機械化部隊從3路進行反攻。兵貴神速,如同神兵天降的蘇軍坦克打得日軍措手不及。
日軍抵抗了兩天后,絲毫不見效果,只得倉皇向渡口撤退,企圖渡過哈勒欣河,可是河這邊的日軍早已把唯一的浮橋炸掉了。他們只好跳入水中以求脫身,結果被淹死不計其數,朱可夫指揮的坦克兵大獲全勝。
這一仗是蘇軍積極防御的典范,體現了朱可夫的作戰風格。日軍不甘心失敗,又新調重兵匯集于哈勒欣河沿岸,企圖與蘇聯紅軍決一死戰。
朱可夫精心擬定了一套迷惑敵人的計劃。他命令部隊的一切運動、集結、變換部署都只能在夜間進行。蘇軍料到日軍會進行無線偵察和電話竊聽,便將計就計,制造假情報傳給敵人。使敵人對紅軍正在組織防御深信不疑。
一切準備就緒,蘇軍于1939年8月20日凌晨發動了進攻。凌晨5點45分,戰役打響了。一時間萬炮齊鳴,在哈勒欣河地域上空,到處是蘇空軍飛機馬達的轟鳴聲。
8點45分,在空軍震耳欲聾的轟炸聲中,總攻開始了!沖擊部隊以排山倒海之勢,奮力向前涌去。盡管日軍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但強大的蘇聯紅軍仍然只用10天,就將侵入蒙古邊界的日本第六集團軍全部殲滅。
哈勒欣河戰役大大提高了朱可夫的聲譽。前蘇聯報刊評論認為:“朱可夫在他指揮的這次大戰役中,表現出了他杰出的領導才能和組織才能。
上一篇: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下一篇:李廣——令匈奴喪膽的飛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