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經》為何失傳
射箭運動和射箭比賽,追溯歷史,極其悠久;但作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是從1972年慕尼黑第20屆奧運會才開始的。當然,作為亞運會比賽項目和單項世界錦標賽項目,則要早得多。
在古代中國,進入奴隸社會之后,便有射箭運動的專門訓練,射箭比賽活動也普遍開展。夏代的“庠”,就是當時的“習武之地”,射箭便成了其主要教學內容。而商代的“序”,更使之成為專門的習練陣地,“乃習射之地也”。到了周代,由于社會尚武之風更盛,弓箭質地的改進,射箭技術的提高和日益普及,這項運動更有所發展了。經過春秋時期,射箭進一步規范化,比賽也正規化,訓練和技術水平相當高,于是便有人總結了有關射箭方面的經驗,既包括弓箭制作的方法、原料、規格的標準要求,也包括習練方法、比賽場地規格和比賽方法,還包括有關競賽的道德規范和裁判制度,等等,共計25章,合成《射經》一書。這本世界上最早的體育專著,被各國體育史家所公認,是體育理論化專門化著作中堪稱首創者?!?,對于它的了解,今人只能從《藝文類聚》中找到后人對它的簡介,找這本書的原著,卻難了。
《射經》為何不見了?這不得不對秦始皇所搞的“焚書”有所責難。他下令查天下禁書,設法把兵家書籍也一起搜盡,不叫民間習練武功,達到“禁武”以求安定的目的。但是,他是沒有能力分辨“軍事”與“體育”的不同的。
《射經》被焚了,再也找不見了;但至今習射者仍然想念它,因為它畢竟是射箭運動史上的閃光的里程碑。
上一篇:《大紅燈籠高高掛》評獎受挫
下一篇:《毛主席語錄》割裂了毛澤東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