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斷不斷,終受其亂
公元前206年,劉邦率先攻占咸陽,秦王子嬰投降。劉邦有心遵“先入關者王之”之約而稱王關中,無奈實力薄弱,難以服眾諸侯,尤其是難以同項羽匹敵。劉邦遂聽從樊噲、張良的勸告,封秦府庫,訂“約法三章”,率十萬軍隊還駐霸上,派兵守函谷關。不久,項羽率40萬大軍,號稱百萬,亦殺到關中附近,聽說劉邦已攻取了秦都咸陽,且有稱王關中之意,大怒,派黥布等攻破函谷關,進駐鴻門(今陜西臨潼東),與劉邦拉開了決戰的架勢。由于雙方實力相差懸殊,一旦開戰,劉邦必定兇多吉少,但項羽拒絕了謀士范增急攻劉邦的建議,接受其叔父項伯在鴻門與劉邦會晤的調解。劉邦一到鴻門,便先貶自己的功績,意在捧項羽,說自己能先入關,實乃僥幸而得,根本無意與項羽爭王關中,完全是小人的挑拔離間。項羽竟輕信了劉邦的話,甚至告訴劉邦向他提供情報是劉邦左司馬曹無傷。隨后,項羽設宴招待劉邦,范增幾次給項羽使眼色,示意這是除掉劉邦的好機會,項羽默然不應,范增無奈,以讓項莊舞劍以取酒興為名,伺機刺殺劉邦,樊噲沖進宴會,保護了劉邦,范增之謀因未得到項羽的支持再次落空,劉邦乘機托故返回霸上殺死了曹無傷。而項羽對劉邦脫逃不以為然,還接受了張良代劉邦獻上的一雙白璧。恨得范增劍劈劉邦所贈玉斗,嘆道:“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定是劉邦呀!”歷史證明了范增的預見。鴻門宴前后,項羽猶豫不決,連接錯過了幾次除掉對手劉邦的機會,至使在楚漢相爭中由強變弱,最終失敗,誠如古人之言,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上一篇:當年一番好意今日后繼乏人
下一篇:待解的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