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田饒侍奉魯哀公多年而未受重用。一天,他對魯哀公說:“我決定離開您,像鴻鵠那樣遠走高飛了。”
魯哀公很奇怪,問:“你這是什么意思呢?”
田饒說:“您難道沒有看見雄雞嗎?頭戴紅冠,這是文;腳上有距,這是武;強敵在前,敢于爭斗,這是勇;遇見食物,呼喚同伴,這是仁;凌晨報曉,不誤時辰,這是信。雄雞有此五德,但您還是天天煮著它吃,毫無珍視,這是為什么呢?原因在于它離你很近,來得容易。而鴻鵠呢?展翅千里,棲息在你的林園,啄食你的五谷,俯身于你的池塘,吞吃你的魚、鱉,它并沒有雄雞那種品德,你反倒以為高貴,這是為什么呢?原因在于它們遠道而來,得之不易。所以我請求離開你的身邊,學那鴻鵠遠走高飛了。”
這是記載在劉向《新序》中的一個故事。有的人總認為遠來的和尚會念經(jīng),感嘆本地沒有人才,其實只要他們認真地考察,就會發(fā)現(xiàn)許多人才就在身邊,只是他們不曾注意罷了。隨著我國“四化”建設(shè)的蓬勃發(fā)展,人才“饑荒”問題顯得更為突出,但同時又有不少壓制、浪費人才的現(xiàn)象存在,客觀上要求人們對組織、人事制度進行改革,但是,如果不從思想上提高認識,一邊放著人才不用,一邊向外招聘,在古代不易,當今更難。
上一篇:世乒賽罕見的停賽風波
下一篇:世界上最嬌生慣養(yǎng)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