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三難蘇學士
北宋神宗趙頊時,翰林院學士蘇軾恃才傲物,時人多有譏諷,后因得了朝廷,左遷湖州刺史。期滿還朝,他的毛病一點也未改,在拜謁宰相王安石時,見桌上有沒寫完的“詠菊”詩,只有上半:“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蘇軾想、和、熏、金、朔,是春夏秋冬四時,菊花開于深秋,秋季正是菊花盛開的季節,為什么說“西風吹落滿地菊花”呢?于是便依韻續詩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王安石見續詩,想到,蘇軾這個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沒見過黃州地方正是秋天菊花落瓣,倒也難怪。于是奏諫神宗,把蘇軾左遷黃州。在臨別送行宴會上,王安石對蘇軾說:“你左遷黃州乃是圣意,我愛莫能助,只是到黃州后還需讀書博學?!碧K軾到黃州一年,時逢重九,連日大風。一天,他邀朋友陳季常后園賞菊,但見滿地菊花,恰似鋪金一般,始知自己去年續詩造作,嘆道:“不經一失,難增一智也”。
蘇軾離京赴黃州時,王安石命他期滿還朝順道取三峽的中峽之水一甕帶回,以為“治病”之用,正好當時蘇軾做《三峽賦》,便高興地答應了。可是回京時過下峽才想起,只得取了下峽水帶回復命。王安石用水煮陽羨茶時,見茶半晌方展開片葉,便問蘇軾這是否中峽水。蘇軾假說是中峽水。王安石很不高興地說:“讀書人且不可輕舉妄動,我若不到黃州,就不可能知道菊花是秋天落瓣。最近看《水經補注》方知中峽水煮茶,濃淡之間耳。你帶來的水不像是中峽水”。蘇軾見瞞不過,只得說實話急忙請罪。
王安石對蘇軾說:“此事又何須請罪?只是因你過于聰明,以致疏略如此。今天我還要考一考你?!北忝舜蜷_二十四柜藏書,叫他任取一冊,只要提問上一句,便可接出下一句。蘇軾便去揀灰塵較多,又無批簽的一本,打開翻到后面,隨意念了“如意君安樂否”一句,王安石接著便說:‘竊已啖之矣’”。果然一點不錯。王安石又問此事出于何書何典?蘇軾想:唐人譏武則天時曾稱薛敖曹為如意君。但接不到書上的下一句,實在沒有頭緒。便稱“弟子實在詞窮了。”王安石因說道:“這也不是什么高深學問,只是漢靈帝時,有三個狐貍精迷住了一個書生,大狐貍回來問小狐貍(如意君安樂否?),小狐貍說:‘竊已啖之矣(我已偷偷把他吃掉了)?!碧K軾拜服不已。從此以后,蘇軾再也不敢自作聰明了。
后人據此,有詩戒之曰:“項橐曾為孔子師(傳說橐托七歲時曾同孔子進行一次辯論,孔子說不過他,只得拜他為師),荊公反把子瞻嗤,為人第一謙虛好,學問茫茫無盡期?!币源苏f明學習上一知半解,自以為是的態度終究要碰壁的道理。
上一篇:王安電腦公司的破產
下一篇:王安石之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