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水庫誘發地震相當嚴重
水庫誘發地震,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重大損失,早已引起世界各國注意。我國水庫誘發地震比較嚴重,必須引起高度警惕。
我國第一座誘發地震的大型水庫,是廣東河源縣新豐江水庫。混凝土大壩高達105米,庫容115億立方米,是一座現代化大型水庫。1958年,百萬水利大軍,“干勁沖天”加速施工。1959年,水庫建成蓄水后,庫區隨即發生地震,庫區居民不時感到大地搖撼,隆隆作響,使方圓百里的人畜不得安寧,心緒不定。1960年,按庫容蓄滿庫水,水位增高,地震也聚然增多。這時,勝利的喜報和告急的電文,幾乎同時送達周總理。人民共和國的人民總理,深知事態不凡,決定親赴廣東,視察新豐江大壩和震情。周總理視察后,當即指示,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固大壩,整治水庫,防震防災,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據此,有關部門決定:按抗御8度地震對水庫進行加固,以實際抗御9度地震進行驗收。當加固工程臨近結束時,1962年3月19日,大壩下游1公里處,發生了6.1級破壞性地震!震中烈度達8度!此后,庫區小震始終未斷。至今,新豐江庫區有記錄的地震達40萬次,平均每年13000次,每天35次。如此震情,未造成重大損失,人民感謝好總理。
此外,湖北丹江口水庫,自1968后庫區蓄水以來,陸續發生了3.5~1.7級地震數次,震中烈度7度,曾造成民房受損、庫岸滑坡、地面裂縫等現象。湖北谷城前進水庫,1971年第一次高水位時,庫區發生約700余次地震群,最大3.6級,造成民房受損,田埂裂縫。
截至目前,我國已修建水庫86000余座,大中型水庫約2000座,已經引起誘發地震的水庫有:新豐江、丹江口、多窩、佛子嶺、拓林、新店、南沖、黃石、烏江渡等10多座。可見情況相當嚴重,必須提高警惕。
水庫誘發地震與天然地震相比,有一定的特點和規律性,如水庫地震的頻度和強度,與水庫蓄水過程有密切關系。一般情況是,水庫蓄水后,即發生小震,頻度隨庫水升降而增減。第一次蓄滿水后,一年或幾年后發生最大地震,大震后頻度和強度迅速降低,但可延續數年至數十年。另外,水庫地震還與庫容和壩高有關。誘發地震的水庫,一般庫容在10億立方米以上,壩高在100米以上。但是,也并非全然如此,多數大中型水庫就沒有誘發地震。
我國水庫眾多,星羅棋布。今后誘發地震的次數還會增多、震級也可能突破迄今世界上水庫地震的最高震級(6.5級)。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不可松懈。
上一篇:我國原有價格體系存在的弊端
下一篇:托勒密不僅剽竊他人成果而且偽造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