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號趣談·龔自珍
龔自珍(1790~1842),字爾玉,更名易簡,字伯定,又更名鞏祚,號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大詩人、思想家。出身于 “世以科名顯” 的官僚家庭。祖父曾任云南楚雄知府,父龔麗正,曾任江南蘇、松、泰兵備道。龔自珍8歲即讀 《登科錄》,12歲從外祖父、著名學(xué)者段玉裁學(xué) 《說文》。精六書音韻之學(xué)。道光間中進(jìn)士,官至禮部主事。其散文奧博縱橫,自成一家;其詩瑰麗奇肆,別開生面,故有 “龔派” 之稱。梁啟超曾云: “光緒間所謂新學(xué)家者,大率人人皆經(jīng)過崇拜龔氏之一時期。” 著有 《龔自珍全集》。
主要書齋號有: 羽陵山館。
羽陵山館道光五年(1825年),龔自珍往江南昆山游覽,當(dāng)?shù)氐木G水青山使他流連忘返,乃買下清初禮部侍郎徐秉義故宅,翻建成羽陵山館,又名 “海西別墅”。龔氏之所以命名別業(yè)為 “羽陵山館”,乃根據(jù)昆侖山有 “羽陵山館” 之傳說,將昆山暗喻昆侖; 而 “海西” 二字,則因昆山地處東海之西故名。
羽陵山館地處昆山東塘街,即現(xiàn)在昆山高板橋與半山橋之間,在山之南,城之北。筑室于其間,開門見山,林木郁郁蔥蔥,風(fēng)光綺麗。龔氏曾在與好友的信函中描繪羽陵山館的風(fēng)貌: “有別業(yè)在蘇州府所屬之昆山縣城……其地則花木蔚然深秀,有一小樓,面山,樓中置筆硯。”
山館原為他 “奉母避暑消夏” 之所,但因這里景色宜人,龔氏自己也深為留戀。他自稱 “羽陵山民”,在羽陵山館樓中置筆硯,設(shè)書齋,打算在此長期住下,著書立說。他曾賦詩云: “萬綠無人嘒一蟬,三層閣子俯秋煙。安排寫集三千卷,料理看山五十年。”要“安排寫集三千卷”,可見其當(dāng)時勃勃雄心。道光九年(1629年),他中進(jìn)士后,曾一度離開昆山赴京任京官。可仕途并不得意,于道光十九年即辭官南歸,返回昆山。沿途書寫300多首詩,是為著名的《己亥雜詩》。據(jù)說此集便是在羽陵山館中編定的。可惜歲月流逝,滄海桑田,現(xiàn)在龔氏的羽陵山館已被時光的塵埃湮沒了。
上一篇:齋號趣談·龔明德
下一篇:齋號趣談·龔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