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白雪,曲高和寡
吳文英(1212—1274)字君特,號夢窗,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南宋后期著名詞人,結集《夢窗稿》。評論界對于夢窗詞,歷來褒貶不一,毀譽參半。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夢窗之詞,吾得取其詞中之一語以評之,曰‘映夢窗,凌亂碧’”,意思是說吳文英的詞內容晦澀、結構零亂。正因如此,他的態度是“最惡夢窗。”張炎在《詞源》中則評得更為具體,說他的詞“如七寶樓臺,眩人眼目,碎拆下來,不成片段”。這種觀點在評論界具有相當的影響。
然而,也有人極力推崇他的詞運意深遠,用筆幽邃,并有靈氣行乎其間。這是說的詞的意蘊方面。在結構上,另一派觀點認為他的詞綿密典麗,脈絡井井,骨架堅硬,超凡脫俗,婉轉中自有筆力。
吳文英詞繼承周邦彥,而受姜夔影響,屬婉約派一路。在藝術上頻有造詣,長于修辭,精于樂理。煉字煉句,更是迥不猶人。但有時也稍嫌雕飾涂抹過分,清新曉暢不夠,朦朧晦澀有余,與李商隱類似。在詞論上,他主張“音律欲其協,下字欲其雅,用字不可太露,發意不可太高”。這些框框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詞的思想內容,脫離現實的傾向比較明顯,以至路子越走越窄,從而把南宋后期詞引向僵化。
綜觀夢窗詞,不晦澀之作,也為數不少。其藝術成就更非時人所能企及。那種碎拆其詞而至于不成片段的做法既是欠科學的,也是不公平的。難怪周汝昌先生發出了這樣的感慨:“世人多以組繡雕鏤之工下視夢窗,不能識其驚才絕艷,更無論其卓犖奇特之氣,文人運厄,往往如斯,能不令人為之長嘆!”
確實,如果對夢窗詞缺乏一分為二的觀點,忽視其含蓄空靈、余韻無窮的內質,而以雕飾涂抹、晦澀難懂來貶低它,就不能不說是一種曲高和寡、知音難覓的悲哀了。
上一篇:陽城案
下一篇:陽球懲貪治腐失之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