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伊拉克海灣戰爭之敗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出兵占領科威特,拉開了震驚世界的海灣之戰的序幕。幾天之后,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為驅除伊軍,進駐沙特;兩軍對峙達五個多月之久,在禁運、調解均告失敗后,多國部隊于1991年1月17日出動飛機轟炸伊拉克和侵科伊軍,海灣戰爭終于爆發。
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對伊拉克和科威特境內目標進行輪番空襲,伊拉克以炮火還擊,同時,伊拉克向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發射了數十枚“飛毛腿”導彈,戰爭逐日升級;但地面戰斗直到1991年2月20日才正式開始,多國部隊兵分三路,突入伊拉克和科威特南部,將侵科伊軍分割包圍。伊軍全線潰敗,只得宣布立即接受聯合國安理會660號決議,無條件從科威特撤軍。海灣戰爭于2月28日停火。
海灣戰爭以伊軍的全面失敗而告結束。
自伊軍入侵科威特以來,就開始在科威特南部修筑混凝土工事,埋設地雷,層層設防,縱橫交錯,布置了包括共和國衛隊在內的精銳部隊,企圖以守待攻,以逸待勞,在地面戰斗中給多國部隊以重創。這種戰略安排在對空中力量不如自己的伊朗作戰時行之有效,但是,面對占有空中優勢的、強大的多國部隊,這種戰略、戰術只能帶來失敗。
在2月24日地面戰斗打響之時,伊軍已經沒有力量組織有效的反擊。伊軍的失敗是這一膠著、固守的戰略所致。伊軍在多國部隊推遲地面戰斗,僅靠空軍力量進行戰爭的這一個多月里,應該及時調整改變戰略、戰術,變消極固守防御為積極靈活的防御,盡快使部隊擺脫束手待轟的被動挨打局面。但伊軍主力膠著于科威特南部,成為多國部隊空軍的活靶子,而且遭轟炸時間長達一個多月之久,這確非善于防守之人應采取的戰略、戰術。
要想爭取戰爭中的主動權,伊軍只有在不利于自己的空襲階段,采用大規模騰挪、轉移、運動的戰略,使敵方的空軍找不到固定的攻擊目標;同時,在敵方薄弱而又具有軍事戰略的地方,發動主動的攻擊,迫使多國部隊提早進入地面決戰。只要攻擊的地區是敵方具有軍事意義而又薄弱之處,就能調動、分散敵軍力量,迫使多國部隊在不利于自己的地方,不利于自己的時間進行地面戰斗。唯有運用這種靈活、積極的戰略、戰術、處于劣勢的伊軍才有可能取得戰爭的勝利。固守、膠著于科威特南部是導致伊軍海灣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
上一篇:一種頹廢的出世主義教育思想
下一篇:一起“無形政府”的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