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陽光色”——弊大于利
今天的人們,似乎不再欣賞細嫩、白晰的膚色。每當夏日來臨,許多人紛紛涌向海濱沙灘,為的是曬出一身健康而富有魅力的深褐色皮膚(陽光色),這已經成為當今的時尚,但為了追求這種時尚,有時卻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醫生們指出,太陽光中的紫外線是一種不可見光,它會對人體產生不同程度的傷害:從一般性的皮膚曬黑到常年日光浴引起的皺紋和汗痣,進而出現被稱為“光化角化病”的癌癥前期黑斑,直至導致皮癌。
這種“日光病”的發病過程是以太陽光中的紫外線破壞皮膚表層的底基細胞因而產生腫脹開始的,皮膚在陽光下曝曬幾小時后就會產生疼痛、隨后發紅繼而變為褐色。如果進一步過度日曬,皮膚表層的黑色素會不斷沉積,加上紫外線對彈性纖維組織內層造成的破壞,皮膚的肌理就會變得像舊棒球手套那樣褶皺不平。紫外線作用在這樣的皮膚表面上,會像X射線一樣,它可以改變DNA(脫氧核糖核酸)細胞,從而產生癌癥變種。
到目前為止,美國約有50萬人患有因日曬而產生的皮癌,前第一夫人南希·里根就不幸是其中的一位。幾年前,南希切除了臉部的幾個角化病斑點,以避免病灶的蔓延。因過度追求“陽光色”而致病的人數還在不斷增加,尤其是在青年中間。目前,醫生們不斷呼吁要保護青年尤其是孩子們的皮膚,因為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害從幼齡時就開始了。
人類熱愛美,追求美,這是毋庸置疑的天性。但物極必反,作過頭了,就會走到它的反面。為追求美麗的“陽光色”,反而招致癌癥,對現代人來說,這個教訓實在太慘痛了。
上一篇:追夢人——三毛自殺之謎
下一篇:追窮寇·遭突襲·飲敗高梁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