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胡斯以身殉道
約翰·胡斯(Jan Hus,約1369—1415)又譯胡司。出生于捷克南部胡西尼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在1391年進入布拉格大學文學系學習,1394年,畢業留校任教。1401年,胡斯被選為布拉格大學文學系主任。次年又當選為布拉格大學校長,同時兼任布拉格伯利恒教堂教士。他深受英國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的影響,但比威克里夫更為激進。
當時移入捷克的德國人不僅成為一個控制捷克經濟命脈和政治權力的特殊社會集團,而且基本上左右捷克的教會與城市。布拉格正被德皇盧普里希及其同盟軍所圍困,捷克處于危機之中。胡斯認為教會占有大量土地是一切罪惡的根源,主張沒收教會的財產,收歸國有。最初,捷克國王企圖利用胡斯派的愛國熱情來削弱在捷克的德國勢力,對羅馬教皇施加壓力,所以支持胡斯派的活動。胡斯呼吁捍衛捷克教師的權利,收回管理布拉格大學的權利。1409年,捷克國王頒布了著名的古登堡法令,取消外國人在布拉格大學的優勢地位。胡斯利用大學和教堂,宣傳宗教改革,揭露天主教會貪財圖利,腐化墮落的行為;揭露城市德國貴族的罪惡;主張教會應服從世俗政權,號臺人們用武力對付教皇;反對教會特權,主張建立廉價教會;主張用本民族語言作禮拜,將《圣經》譯成捷克文。這就引起天主教會的仇恨。1411年,天主教會將胡斯開除教籍。1412年,胡斯及其支持者指責教皇約翰二十三世在捷克公開出賣贖罪券。捷克國王轉向教會,將胡斯逐出布拉格。胡斯被迫轉到捷克南部農村,向家民宣傳宗教改革思想,斥責農奴制度,反對貴族在法庭上欺侮農民,深得農民的擁護。
胡斯的活動引起教皇和德意志天主教、貴族的極端仇恨。1414年,天主教會在康斯坦茨召開全歐性的宗教大會,并設下圈套,誘騙胡斯參加大會。為了促使胡斯準時赴會,德皇西吉斯孟授予胡斯“保證書”,詭稱保護胡斯的人身安全。胡斯明知這是天主教會的陰謀,但為了向全歐的天主教士公開證明真理的偉大,決定冒死赴會。臨行前,胡斯囑托他的信徒一定要堅持自己的信仰,將斗爭進行到底。1414年11月3日,胡斯到康期擔茨,參加這次會議。但大會宣布胡斯為異端,并拒絕聽取胡斯申訴,將他逮捕入獄。1415年7月6日,在康斯坦茨的廣場上以異端罪名把胡斯燒死,并把胡斯的骨灰拋入萊因河,將胡斯躺過的泥土掘走,以防止人們拿去做紀念物。胡斯的殉道激起捷克人民憤怒,導致1419年7月胡斯黨人領導的大規模農民戰爭,史稱“胡斯戰爭”(1419—1434)。
胡斯反對外國勢力、捍衛民族利益的愛國主義精神值得稱道。以捷克國王為代表的封建統治者與教皇為代表的天主教勢力之間的斗爭,只是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內江。當宗教改革危及他們的根本利益時,國內外的封建統治者便相互勾結,共同迫害胡斯為代表的新教改革派。
上一篇:約翰·朗作假有保護傘
下一篇:約翰·菲勒教授的淪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