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買臣馬前潑水
朱買臣是會稽人,年青時家中很窮,他喜歡讀書,只要有空,就把書拿出來看。他的媳婦崔氏,人挺能干,經常替人家縫洗漿補或上山砍柴,掙些零錢供他讀書。崔氏這么拋頭露面的干活,實指望跟著丈夫有個出頭的日子。想不到朱買臣一直到四十歲,還是個沒人看得起的窮書生。崔氏開始有些生氣了,對朱買臣說:“你不能成天看書,靠我養活,沒米沒柴日子怎么過!”朱買臣說:“等我將來做了官,別說柴米,金銀財寶也會有的”崔氏說:“將來是什么時候,明天就跟我上山砍柴,這多少能掙幾個錢。”沒辦法,朱買臣只得答應了。
朱買臣每次上山,總是帶著書,一邊砍,一邊看。在挑柴回家的路上,也是一面走,一面拿書著搖頭晃腦地念,引得路上行人全都發笑。有時他挑柴到街上去賣,剛吆喝了幾聲,又不知不覺背起書來。崔氏覺得跟著這個書呆子實在沒什么盼頭了,就哭鬧著要離婚。朱買臣說:“我將來一定會富貴起來的,你就跟我再熬幾年吧!”崔氏死活不答應,朱買臣只得把他休了。剩下一個人,朱買臣的日子更難過。一天,他從山上砍柴下來,又冷又餓,縮成一團,在路邊歇腳。恰巧,崔氏正跟一個男人到前邊上墳,看見他這可憐的樣子,就送來些酒飯。朱買臣兩天沒吃飯了,也顧不得害臊,接過就吃。這時,他才知道崔氏已改嫁了。
又過了幾年,朱買臣快五十歲了。他借著給人送貨的機會來到長安。在京城,他央求一個叫莊助的同鄉,把他引見給了漢武帝。漢武帝當面問了他所學的東西,就拜他為大夫,并沒重用。不久,漢武帝打算征伐南方的東越王,朱買臣一看機會來了,就獻了個計策。漢武帝覺得挺有道理,就拜他為會稽太守,籌劃征伐的事。
朱買臣做了太守回到家鄉的消息,很快傳遍全城。這時,崔氏的男人已經死了,可她不敢去見朱買臣。鄰居的幾個婦女對她說:“過去你待他不壞,離了婚,還送酒飯給他吃,就憑這也該去見他呀!”崔氏在街上見朱買臣的馬車過來,忙跪下磕頭,說:“大人不記小人過,把我收下當個傭人吧。”朱買臣想起姜太公“馬前潑水”的故事,就叫人端來一盆水,倒在地上,說:“你把潑出的水收到盆里,我就帶你回去!”崔氏聽了這話,知道沒希望了。當天晚上,就在家里上吊自殺了。
朱買臣如此對待崔氏,未免過于刻薄,算不上一個真正的大丈夫。
崔氏目光短淺,不懂知識的價值,看不到知識分子的才能,最終落了馬前潑水、含羞自殺的結果。如果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也是如此地看待知識和知識分子的作用,如此對待知識分子的創造性勞動和聰明才智,到頭來就不僅是“馬前潑水”的結果了。
上一篇:智力測驗的不足
下一篇:朱元璋為子孫剪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