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中外哲理詩賞析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韓愈的詩歌向以險怪著稱,象這首詩那樣寫得如此平易圓潤實屬罕見。張十八,指張籍,因他在兄弟排行中位居十八,故稱。水部,指當(dāng)時張籍擔(dān)任的水部員外郎之職。
首句之“天街”即京城中的街道, “潤如酥”極寫小雨的纖細(xì)。 可是,正是這場纖細(xì)的小雨,催開了草種,大地上冒出了些許纖纖細(xì)芽。遠(yuǎn)遠(yuǎn)望去,朦朦朧朧,似乎有一片極淡極淡的青色,這正是早春的草色。“草色遙看近卻無”一句寫盡了早春草色的那若有若無的特點:遠(yuǎn)望一片青色,近看卻只有極為纖細(xì)的嫩芽,稀稀朗朗,反倒什么顏色也沒有了。詩的前兩句可謂將早春之景已寫絕寫活,后兩句則是對早春春色的贊美。詩人抓住早春春色與仲春春色的對比,也即抓住“草色遙看近卻無”與“煙柳滿皇都”的對比,盛贊早春景色絕對勝過京城處處煙柳的仲春景色。在作者看來,那若有若無的早春草色,代表著大地回春、萬象更新的勃勃生機,代表著生命的活力。而煙柳,特別是“滿城煙柳”,由于色彩濃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愛了。因為“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韓愈《春雪》)。嚴(yán)冬未盡,春寒料峭,突然看到一片極淡極淡的早春草色,怎不讓人又驚又喜呢?因為這畢竟是當(dāng)時大地唯一的裝飾,是春天到來的最早信息。而到滿城煙柳之時,柳樹的綠色早已經(jīng)失去了新鮮感,失去了作為生命活力象征的意義。所以,詩人才直言不諱地稱早春之時為“最是一年春好處”。
作為一首描寫早春景色的詩篇來說,韓愈此作當(dāng)為一篇佳構(gòu)。但是,這篇作品的深刻寓意并非僅僅局限于此。它告訴人們:追求新鮮,永遠(yuǎn)是人類審美活動的原動力之一,此其一;只有充滿生命活力的景色最美,此其二。一首小詩,能夠包容如此豐富多彩的美學(xué)原理,這正是它的魅力之所在。
上一篇:《王建·新嫁娘詞(其三)》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朱熹·春日》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