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勁蓮·所謂》中外哲理詩賞析
所謂出將入相
所謂立功立德
也只不過幾個春天
加上幾個秋天
幾個鶯飛加上草長
幾個長空萬里
送上雁群
幾個叮嚀在你的耳邊
幾個伶仃在奔波的途上
幾個刮胡子的早晨
就把你消磨
幾個剔牙齒的中午
就把你磨損
然后是沈腰潘鬢
幾個打領帶的夜晚
就把你打發
幾個鼾聲大作的三更
幾個公雞啼叫的清晨
就把你嬉弄
把你打扮成而視茫茫
而齒牙動搖的白發
日之夕矣
很快就黃昏了
很快就夜色披紛
仰頭是群星的天宇
然后踏著
自己風干的影子
去找尋你的歸路
然后是哭喪棒兩根墓碑一塊
搶天呼地的隊伍一群
把你送走
干凈也好
不利落也好
總之是青青的墳草
立于漠漠的曠野
讓野風去野大吧
讓梧桐樹再
滴瀝一些秋聲
最后靈魂不靈
火柴盒裝著一個謎
讓你猜讓
風雨猜讓
野草猜讓
野狗猜讓
蟋蟀猜
上帝猜
最后
缺憾還之天地
不缺憾也還之天地
詩題《所謂》揭示了這首詩的寫作緣由。“所謂”的意思過去比較單純,只指“所說的”,現在含有不承認的意思,通常含有相反的意思,指“不是所說的那么回事”或“與所說的意思正好相反”。
俗話說,吹大氣的能把你吹死,戴高帽的能把你壓死。因為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到頭來只能留下終生缺憾了。假如有人別有用心阿諛奉承,恭維你是才兼文武的人,能出則為將,入則為相,或者干脆說你已是功濟于時,德樹于世,你覺得怎么樣呢?也許因此會煩惱一輩子。對此,魯迅曾經舉過一個有趣的例子。他說:‘不虞之譽’,也和‘不虞之毀’一樣地無聊,如果生平未曾帶過一兵半卒,而有人拱手頌揚道,‘你真像拿破侖呀!’則雖是志在做軍閥的未來的英雄,也不會怎么舒服的。”(《我和〈語絲〉的始終》)由此可見, “捧殺”與“棒殺”同樣危險。詩人面對社會現實中日益盛行的“所謂”之風,戳穿騙局,冷嘲熱諷,含蓄表達了撻伐的心緒。這種沉思社會,體恤人生的精神,應該給予評價。
這首詩排列別出心裁,布局錯落,疏密懸殊,反差強烈,給人留下很大的思考空間。
第一節可算個“引子”。破題之后,用“也只不過”表示輕描淡寫,“幾個”表示時間短暫得很。“鶯飛加上草長”代春天,從丘遲的《與陳伯之書》中“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演化而來。“長空萬里/送上雁群”代秋天。這一節是說別人對你有很多溢美之詞,也只有很短時間。
緊接著有人前來囑咐,有人單獨去為你奔忙。第二節是從盛到衰的時間過渡。
第三節寫尸位素餐、與世浮沉的過程,是全詩的重點,共分為四層意思,用“然后是”“然后是”“最后”幾個詞串連起來。先是“刮胡子”“剔牙齒”,消磨意志、損耗精力混日子。然后,像沈約那樣腰圍減損了,又像潘岳那樣鬢發斑白了,得過且過,虛度年華,恍恍惚惚到了暮年。然后,“干凈也好,不利落也好”,反正蓋棺論定了。最后,死了還留下了余波,得失難評,功罪難說,連自己的靈魂也弄不清楚,只有把遺恨之謎留給不管是什么東西去猜了。寫到這里,真可以說是榮耀一時、糊涂一世,裝進“火柴盒”依然心猶未甘,死都不能瞑目了。
不過,誰也猜不透這個絕響的謎兒了,只有恭請“上帝猜”了。這一節只有一行,與第三節三十一行形成鮮明對照,說明這一節的重要。因為別人都猜不透,也只有上帝可以一顯身手了。當年,柳宗元寫《捕蛇者說》,曾發出慨嘆說:“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假若該靈魂果真地下有知,恐怕也會說:“孰知捧殺之毒有甚棒殺者乎!”
最后一節,無可奈何,上帝還在猜著,你不稱心也好,大可惋惜也好,也只有天知道地知道了。一籌莫展,在哀怨聲中結束全詩。
很明顯,這是一首諷刺詩。以夸張筆調圖解人生,面對官場走火入魔、頭銜行情日漲的現實,從獨特的觀察角度予以嘲諷批判,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這首詩的基調冷峭、嚴峻,悲涼,語言犀利、凝重。很多詞,如“消磨”、“磨損”、“打發”、“嘻弄”以至最后的“缺憾”都是冷色調的,讀后令人有壓抑之感。只是,有些詞太冷僻了,令人費解。如“搶天呼地”應為“搶地呼天”或“呼天搶地”,“搶”在這里是“撞”的意思,“搶天”就說不通了。 “讓野風去野大吧”中“野大”,也不大好懂(或排印有誤)。另外,第三節有些拖沓,似可更緊湊些。
上一篇:《特瓦爾多夫斯基·我真不知道我該怎樣愛》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錦連·挖掘》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