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竹詞
汪 遵①
九處煙霞九處昏②,一回延首一銷魂③。
因憑直節流紅淚,圖得千秋見血痕。【注釋】
①汪遵:見《郢中》。
②九處:《水經湘水注》:“九疑山盤基蒼梧之野,峰秀數郡之間,羅巖九舉,各導一溪,岫壑負阻,異嶺同勢,游者疑焉,故曰九疑山。”相傳虞舜葬此。
③延首:探頭張望。
【賞評】
這首詩感情惆悵哀怨,意境凄美朦朧,詩句中亦不乏妙筆,可稱妙品。首句“九處煙霞九處昏”七字,描繪出了九疑山的風貌:煙霧縈繞而昏暗沓冥,娥皇、女英遠遠望去恐怕什么也看不見。“昏”字妙,富極深的情感與色彩。次句“一回延首一銷魂”生動圖寫出娥皇、女英望舜不見后的惆悵與無奈,她們每一次的“延首”,都令人黯然神傷。第三句“因憑直節流紅淚”寫得精彩,望舜不見的二妃扶竹而泣,流下了深怨幽愁匯集而成的“紅淚”,“紅”字妙,帶著二妃對舜的無限思戀,色彩中滿含深情。末句“圖得千秋見血痕”,應是詩人情不自禁的吟唱:在這斑竹詞里,千年前二妃的“血痕”猶在,這“血痕”是當年她們流下的“紅淚”吧!回看此詩,“銷魂”、“紅淚”、“血痕”等字眼觸目驚心,而“九處”、“一回”、“千秋”亦應是詩人有意巧妙為之的。
上一篇:韋 莊《憫耕者》察古觀今詩賞析
下一篇:皎 然《昭君怨》察古觀今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