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孟子·公孫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谿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釋義】意為得到正義的人,能得到多方面的幫助,失去正義的人,必然孤立無援。
【例句】從今莫講賢愚,得道多助,失道寡。賢,也在他;愚,也在他。(陳草庵[中呂·山坡羊])作者超然塵外,不愿品評賢愚。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孟子·公孫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谿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釋義】意為得到正義的人,能得到多方面的幫助,失去正義的人,必然孤立無援。
【例句】從今莫講賢愚,得道多助,失道寡。賢,也在他;愚,也在他。(陳草庵[中呂·山坡羊])作者超然塵外,不愿品評賢愚。
上一篇:元曲典故《得心應手》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得隴望蜀》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