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應手》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莊子·天道》:“斲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于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于其間。”
【釋義】制車輪的工匠以為做輪子要掌握分寸,而這一點是應于心得于手,不能以語言表達的。形容人們思想或技藝的成熟,在生活中或勞動中能心神相應,不失分寸。
【例句】韜其光遁其跡學半世懵懂,得于心應于手有千般剔透玲瓏。(湯式〔雙調·天香引〕《贈友人崇彥名》)贊美友人處理事情十分妥帖合人心意。
《得心應手》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莊子·天道》:“斲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于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于其間。”
【釋義】制車輪的工匠以為做輪子要掌握分寸,而這一點是應于心得于手,不能以語言表達的。形容人們思想或技藝的成熟,在生活中或勞動中能心神相應,不失分寸。
【例句】韜其光遁其跡學半世懵懂,得于心應于手有千般剔透玲瓏。(湯式〔雙調·天香引〕《贈友人崇彥名》)贊美友人處理事情十分妥帖合人心意。
上一篇:元曲典故《待價沽諸》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