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妻稚子》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晉·皇甫謐《高士傳·陳仲子》:“楚相敦求,山妻了算,遂嫁云蹤,鋤丁自竄。”又,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又,唐·杜甫《孟倉曹步趾領新酒醬二物滿器見遺老夫》:“飯糲添香味,朋來有醉泥。理生那免俗,方法報山妻。”又,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丙編卷四《山靜日長》:“從容步山徑,撫松竹,與麛犢共偃息于長林豐草間。坐弄流泉,漱齒濯足。既歸竹窗下,則山妻稚子,作筍蕨,供麥飯,欣然一飽。”
【釋義】古代隱士常自稱“山人”,其妻則稱“山妻”。后來人們亦謙稱自己的妻為“山妻”。稚子,即幼子,小孩子。
【例句】但得個稚子山妻,我一世兒快活到老。(佚名雜劇《崔府君斷冤家債主》楔子〔仙呂憶王孫〕)
上一篇:元曲典故《山圍水繞》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山河表里》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