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廂》|出典|釋義|例句
【出典】元稹《鶯鶯傳》:“是夕紅娘復至,持彩箋以授張,曰:‘崔所命也。’題其篇曰:《明月三五夜》,其詞曰:‘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崔之東有杏花一株,攀援可逾。既望之夕,張因梯其樹而逾焉。達于西廂,則戶半開矣。”又見董解元《西廂記》、王實甫《西廂記》。
【釋義】“西廂”出于元稹著名傳奇《鶯鶯傳》,是張生與鶯鶯私會的地方。用于男女情愛為題材的作品之中。
【例句】①莫不是麗春園蘇卿的后身,多應是西廂下鶯鶯的影神。(吳昌齡套曲〔正宮·端正好〕《美妓》〔倘秀才〕)此處以崔鶯鶯比喻美妓。②相逢常約西廂等,到來不奉東墻命,無言暗省。(周文質套曲〔雙調·新水令〕《思憶》〔離亭歇指煞〕)西廂指與情人約會的地方。③我愁的是花發東墻,月暗西廂,云迷楚岫。(喬吉雜劇《李太白匹配金錢記》第三折〔么篇〕)月暗西廂比喻愛情有變故。④只指望西廂下暗偷期,把鏡中花生扭作蟾宮桂。(吳昌齡雜劇《張天師斷風花雪月》第二折〔罵玉郎〕嬤嬤責備陳世英不該妄想與桂花仙偷情。西廂指偷期的地點。⑤原來他望空瞻北斗,卻不肯和月待西廂。(戴善夫雜劇《陶學士醉寫風光好》第二折〔賀新郎〕)秦弱蘭以為陶學士是正人君子,不懂茍且之事——和月待西廂
上一篇:元曲典故《西伯文王善養老》|出典|釋義|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西園》|出典|釋義|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