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入潼關》》原文|題解|注釋|簡析
曦馭循黃道①,星陳引翠旗②。
濟潼紆萬乘③,臨河耀六師④。
前旗彌陸海⑤,后騎發通伊⑥。
勢逾回地軸⑦,威盛轉天機⑧。
是節歲窮紀⑨,關樹蕩涼飔⑩。
仙露含靈掌(11),瑞鼎照川湄(12)。
沖襟賞臨睨(13),高詠入京畿(14)。
【題解】
奉和:奉命和詩。圣制:指皇帝所作 這首詩奉和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入潼關》詩此詩選自 《全唐詩》。
[注釋]
①曦(xī): 日光。馭:通“御”。曦馭: 在此指唐太宗李世民的車駕。黃道:天子所經行的道路。
②星陳: 是說群臣羅列如星星一樣。翠旗:用翠羽裝飾的旌旗。
③濟潼: 進入潼關。紆:彎彎曲曲的樣子。
④六師: 即 “六軍”,指天子的軍隊。周制,天子有六軍,諸侯國有三軍、二軍、一軍不等。
⑤彌: 滿,遍。陸海: 指陸地的旗海。
⑥通伊: 通往伊河的地方。伊河發源于弘農郡盧氏縣 (潼關時亦屬弘農郡)東北。
⑦逾: 超越。地軸:古代傳說大地有軸,后來泛指大地。此即指大地。
⑧天機: 造化的奧秘。
⑨是節: 指當時的時節。歲窮紀: 即到了年末。
⑩飔(sī):疾風。
(11)靈掌:指華山東峰的仙人掌。
(12)湄:岸邊,水和草相接的地方,此指黃河岸邊。
(13)沖襟:澹遠的胸襟和抱負。臨睨: 俯視,居高以望下。此指從高處俯視所見到的美景。
(14)京畿: 京城,指長安。
【簡析】
這首詩是作者為奉和唐太宗李世民《入潼關》而作的,主要描寫了唐太宗圣駕入潼關時浩浩蕩蕩壯觀威武的景象,歌頌了大唐強大興盛的國威,流露出作者強烈的自豪感和由衷的喜悅之情。詩歌采用鋪陳描寫手法,形象地再現了唐太宗入潼關的情景。
上一篇:《夜宿潼關》原文|題解|注釋|簡析
下一篇:《奉和圣制《度潼關口號》》原文|題解|注釋|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