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何皎皎
【原詩】: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1)。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2)。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3),淚下沾裳衣(4)!
【譯意】:
明月多么皎潔,照著我的絲帳。
憂愁不能入睡,披衣起身彷徨。
在外苦中作樂,不如早點歸鄉。
走出門獨彷徨,愁思當告訴誰?
遠望又回房中,淚下沾濕衣裳。
【點評】:
這是一首游子思歸之詩。詩作者由月夜思歸、徘徊不寐入筆,接著寫出戶彷徨、愁思難訴;最后寫引領回房,淚下沾衣。這一連串的動作和心理活動,深沉地反映出游子盼望早歸的痛苦心情。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是理解全詩內容的關鍵語,也是此詩的點睛之筆,也是被后代詩人極為推崇的心理描寫的典范之句。“客行”既有“樂”,為何又說“不如早旋歸”呢?實際上他鄉作客,何樂而言。然而異鄉游子為什么欲歸不歸呢?這和他們所處的客觀現實是密切聯系著的。本詩的作者,大概是東漢時一個無名文人吧,在他那個時代,往往為營求功名而落腳京師,卻又仕途不順,進退兩難。這兩句詩正刻畫出他欲歸而不得歸的無可奈何的心情,是十分真切的。清代陳祚明說:“客行有何樂?故言樂者,言雖樂亦不如歸,況不樂乎!”朱筠也說:“把客中苦樂思想殆遍,把苦且不提,‘雖云樂’亦是‘客’,‘不如早旋歸’之為樂也”。
上一篇:《明代民歌》情詩三百首賞析
下一篇:《明月夜留別》情詩三百首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