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之水
作者: 周永才 【本書體例】
【原文】:
揚之水,白石鑿鑿(1)。素衣朱襮(2),從子于沃(3)。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揚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繡,從子于鵠。既見君子,云何其憂?
揚之水,白石粼粼。我聞有命(4),不敢以告人!
【鑒賞】:
本詩主旨,歷來有二說:“一曰情詩,二曰刺晉昭公之詩。每說又存有歧見。就刺晉昭公而言,《集傳》云:“沃強盛而晉微弱,國人將叛而歸之,故作此詩”,似是忠告;《詩緝》云:“以微辭以泄其謀,欲昭公聞之而戒懼,早為之備也”,又象是叛黨。但不管怎么解釋,似乎都沒有擺脫以史附會的羈絆。給人以隔靴搔癢之感。做情詩解,雖也有歧見(有說是寫男女相見之歡的,有說是寫征婦思夫的),但大方向是不錯的,正如陳介白《詩經選譯》所注,是“寫一個女子見到她的愛人的歡樂?!睆钠拔衣動忻?,不敢以告人”兩句看,似乎以寫一鐘情女子私會情人之樂及戀情受阻而憂苦更順理成章,更真摯感人。
詩的前二章寫女子和情人相見的歡樂。詩以“揚之水,白石鑿鑿(皓皓)”起興,引起所詠之情。揚者,舒緩悠揚之意。河水悠悠,多么富有詩意,它能夠喚起人們從不息的長流中去品味詩中女主人公的綿密情思。她的心啊,就象水底白石一樣,那么鮮明,那么純潔!“素衣朱襮(繡),從子于沃(鵠)”,是說女子收拾打扮,穿著素凈的紅領紅袖的衣衫,跟隨著情人來到常相私會的澤畔。繡,聞一多《類鈔》讀袖。沃、鵠,《通釋》解為澤。鵠,通“皋”?!兑仔荨し裰畮煛罚骸皳P水潛鑿,使石潔白。衣素表朱,戲游皋沃?!薄督浟x述聞》卷五引王念孫說:“戲游皋沃,即‘從子于沃’‘從子于鵠’也。鵠與皋古同聲?!薄锻ㄡ尅罚骸案拚撸瑵梢??!兑琢帧罚骸畱蛴胃尬帧?,《豫之大過》又作‘游戲皋澤’,是知沃亦澤也。澤也,皋也,沃也,蓋析言則異,散言則通?!币粚η槿讼嗑墼跐膳?,該有多少溫情的話兒要訴說!他們之間定然充滿了恩愛和體貼,所以詩歌接著寫道:“既見君子,云何不樂(其憂)?”君子,這里是女子對情人的敬稱。從字面上看,兩句詩是女子答話的口吻:我已經見到你了,還說啥不快活泥?這個答話十分巧妙,從否定的角度寫出,既使人仿佛看到姑娘調皮、歡喜的神情,又使人感受到姑娘的溫存和多情。有問才有答。從答話中,我們又可以體會出那男子深情的關懷,只怕委屈了她,殷勤相待,情思綿綿。
然而好事多磨,他們似“揚之水”源遠流長的情,似“白石粼粼”,冰潔如霜的心受到了摧殘,末章就是寫女子愛情之花遭受摧殘之時滿腹惆悵的憂苦心緒的。這一章與前兩章不同,沒有了“素衣朱襮(繡),從子于沃(鵠)”兩句,這大概是為了適應情節發展的需要而故意省略的。事情緊急,姑娘沒有時間收拾打扮,也沒有閑情伴游山水,一心只想著盡快地把最壞的消息告訴給心中的情人。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如此地迫不及待?“我聞有命,不敢以告人!”看來姑娘的婚事已經受到父母的干預。父母主婚,在《鄘風·蝃蝀》等詩中已有反映。《蝃蝀》中的“不知有命”,就是“不知婚姻當待父母之命”(《箋》注)的意思。所以“我聞有命”的“命”,指的恐怕就是包辦婚姻這件事。姑娘聽到父母要包辦自己的終身大事,心中十分焦急,既不敢向父母訴說自己已經有了心上人,又不敢讓別人知道,只好偷偷地跑出來尋找自己的心上人商議對策。話雖不多,表現了姑娘多么復雜的心情,多么大的決心,多么勇敢的行動!
全詩三章,均以“揚之水”起興,以景襯情,創造了一種纏綿的氛圍。在這個氛圍之中,姑娘的形象既溫順又潑辣,美麗而又動人。你看,她穿著素凈的紅領紅袖的衣衫,多么俊俏、鮮明!她始終跟在情人身后一步不挪,多么和諧、親昵!當情人問話時,她的回答又是甜蜜、溫存!特別是當戀愛受阻,面臨困難的時候,她迫不及待地要把這個壞消息告訴自己的心上人,又是多么地機智、大膽,表現了火一般的摯愛之情。此外,語言整齊又有變化。詩歌以四字句為主,兼有四言和五言,節奏抑揚,讀起來瑯瑯上口,自然流暢。
上一篇:《揚之水》情詩三百首賞析
下一篇:《抑》情詩三百首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