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甘肅省·麥積山》古詩詞賞析大全
麥積山,在甘肅省天水城東南30公里,崛起一峰,如農家積麥之狀,因有此名。據文獻記載,后秦 (384—417年) 時在此地開窟造像,創建佛寺,西魏文帝 (535年)時再修崖閣,重興寺宇,北周保定、天和 (561—566年)又造七佛閣。以后歷代佛龕造像均在懸崖峭壁上,層層相迭,上下錯落,密如蜂房。現保存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各代洞窟194個,各種泥塑像、石雕像7 000余座,壁畫1 300多平方米。五代《玉堂閑話》云:“其青云之半,峭壁之間,鐫石成佛,萬龕千窟,雖自人力,疑是神功。”麥積山是秦嶺山脈西端的奇峰,冬暖夏涼,秋季細雨霏霏,云霧繚繞,“麥積煙雨”為天水八景之一。古老的藝術寶庫與秀奇的自然風光吸引了古今無數游人,攀登懸崖棧道,欣賞積石山景色。
野寺殘僧少,山圓細路高。
麝香眠石竹,鸚鵡啄金桃。
亂水通人過,懸崖置屋牢。
上方重閣晚,百里見秋毫。
[詩名] 山寺
[作者] 杜甫,詩人乾元二年 (759年)棄官西行,度關隴,客秦州,寓同谷,赴四川,在此期間曾到過麥積山。馮國瑞《麥積山石窟志》按:“杜老乾元二年秋至秦州(今甘肅天水)……,其侄佐草堂在東柯谷,贊上人土宰在西枝村西,皆此老往返宿棲之地,亦皆在今城東麥積山附近,均歷歷可指,其(詩) 稿為麥積山作者,僅 《山寺》一首而已。”
[注釋] ●山圓細路高:麥積山的形狀如圓形麥垛,故稱“山圓”。麥積山有小道由山下曲折盤旋而上,故曰“細路高”。●亂水:麥積山下水流縱橫。●懸崖句:杜詩仇注引《玉堂閑話》云:“麥積山,梯空架險而上,其間千房萬室,懸空躡虛,即‘懸崖置屋牢’也。”●上方:仇注引《邵注》:“上方謂僧之方丈在山頂也。”●重閣: 重重疊疊的殿閣。●秋毫:鳥獸之毛,到秋天更生,細而小,謂之秋毫。常用來比擬事物的細微。仇注引 《玉堂閑話》云:“高檻可以眺望,虛窗可以來風,即 ‘百里見秋毫’也”。
躡盡懸空萬仞梯,等閑身共白云齊。
檐前下視群山小,堂上平分落日低。
絕頂路危人少到,古巖松健鶴頻棲。
天邊為要留姓名,拂石殷勤身自題。
[詩名] 題麥積山天堂
[作者] 王仁裕,字德輦,唐末天水(今
甘肅省天水市)人。曾任秦川節度判官、節度使、翰林學士。后晉高祖時任諫議大夫。后漢高祖時,任戶部尚書。
[注釋] ●麥積山天堂:《玉堂閑話》:“麥積山者……其青云之半,梯空架險,有散花樓。由西閣懸梯而上,有萬菩薩堂,并就石鑿成。自此室之上,有一龕,謂之天堂,空中倚一獨梯。至此萬中無一人敢登者,仁裕 (本詩作者)獨登之,乃題詩于天堂西壁 (即本詩)。前唐末年辛未年也。”●躡: 登攀。●等閑:無足輕重,不在話下的意思。●天邊二句:記作者自己獨登“天堂”題詩留名事。拂石,拂去石上灰塵。
路入青松翠藹間,夕陽倒影下溪灣。
此中猿鶴休相笑,謝傅東歸自有山。
[詩名] 麥積山
[作者] 李師中,字誠之,宋楚丘 (今河南省滑縣)人。熙寧、紹圣間,與元發、游師雄諸人御西夏,有殊功。熙寧初,知秦州 (今天水)。
[注釋] ●翠藹:言林木碧綠茂盛。●謝傅:即晉代謝安,曾隱居東山,40多歲,才出任桓溫司馬,累官至太保。卒贈太傅,故世稱謝太傅。此處作者自況。全句意思是:他日歸田,將以此山為退隱之處。
南有香積寺,北有麥積山。
山人拾瑤草,白云相與還。
[詩名] 與麥積山上人
[作者] 胡纘宗
[注釋] ●香積寺:在麥積山之南香積山中。●瑤草: 仙人草,即靈芝草,道家謂含之可長生。
麥積通天棧,懸崖勢仙垂。
路盤七佛洞,龕蝕六朝碑。
拓掌仙人立,登門石筍奇。
尋幽探虎窟,為訪杜陵詩。
[詩名] 麥積山
[作者] 王寬,字西園,清江蘇金匱(今江蘇無錫) 人。乾隆時進士,曾任秦州知州。
[注釋] ●天棧: 麥積山高入云天的棧道。●仙垂:形容山勢陡峭,似仙家所垂掛。●六朝碑:指吳、東晉、宋、齊、梁、陳6個朝代。六朝碑,指梁代著名文學家庾信所題的銘記,刻于麥積山石巖上。●拓掌:即拓提,寺院。●石筍:指峭然屹立的山石,形如竹筍。●杜陵詩:杜甫自稱杜陵布衣,杜陵野老。寓秦州時,曾寫過詠麥積山的詩。詳見杜甫《山寺》。
麥積峰千丈,憑空欲上天。
最宜秋雨后,兼愛暮時煙。
境勝端由險,梯危若未連。
鐘聲路何處,遙想在層天。
[詩名] 麥積煙雨 (秦州十景之一)
[作者] 吳西川,字蜀江,清秦川 (今甘肅天水) 人。同治十年進士,任編修。
[注釋] ●憑空句:拔地而起,勢欲直上藍天。●端:“正是”的意思。●梯: 指麥積山臨空架設盤旋而上的棧道。●層天: 云天,云霄。
上一篇:關于描寫《湖北省·鹿門山·孟浩然故居》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上海市·黃浦江》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