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貴州省·貴州》古詩詞賞析大全
貴州,位于我國西南的云貴高原上,秦時這里東北部屬黔中郡,唐屬黔中道,省名簡稱黔,是由此而來。省內有漢、苗、布依、侗、彝、水、回、仡佬、壯、瑤等民族,是我國多民族的省份之一。全省處于高原之上,一般都在海拔1000米以上,而且由于河流侵蝕、切割,地面崎嶇,有“地無三里平”之說。由于全省山路崎嶇,解放前交通閉塞,被形容為“飛鳥不通”“令人老”。高原的東緣有武陵山,最高峰梵凈山,海拔2494米,山間風景優美,古寺眾多,生物資源豐富,為全國重點自然保護區之一。西南北盤江支流的上源白水河上有著名的黃果樹瀑布,氣勢磅礴,蔚為壯觀。附近還有溶洞、石林,是引人入勝的游覽勝地。
萬笏尖中路漸成,遠看如削近不平。
不知身與諸天接,卻訝云從下界生。
飛瀑正拖千嶂雨,斜陽先放一峰晴。
眼前直覺群山小,羅列兒孫未得名。
[詩名] 貴州即目
[作者] 林則徐,此詩作于清嘉慶二十四年(1820年),當年他被任命為云南鄉試正考官,赴任途中經貴州高原,見高原萬千景象,即興作此詩。
[注釋] ●萬笏二句:寫山峻路險。說那突兀巉削的群山,就像成千上萬矗立的笏板,道路就在這山峰上經前人開拓而成; 山崖陡削,遠望就像刀削一樣,近看仍然嶒崚不平。●不知二句:不知不覺自身已接近沖霄云天;俯視腳下,驚訝這云霧如何從下界生出,說明山路之高。●飛瀑二句: 飛流直下的瀑布,像從千百道屏嶂中拖出了雨帶;而就在這瀑布近處,一座山頭正沐浴著斜陽的光輝。●眼前二句:俯視下面,群山又顯得那么矮小,高原還來不及給這些“兒孫”起名字哩!末句取杜甫寫西岳詩句:“西岳崚嶒竦處尊,諸峰羅列如兒孫”意。
巢居風俗故依然,石穴高當萬木顛。
幾地流移還有伴,舊時井灶斷無煙。
余生兵革逃難穩,絕塞田疇瘠可憐。
為報長官寬賦斂,獼猿家息久如懸。
[詩名] 初人黔境,土人皆居懸巖峭壁間,緣梯而上,與猿猱無異,睹之心惻,而作是詩
[作者] 查慎行,此詩為作者早年從軍黔、楚時作,描繪貴州少數民族風土人情,反映了清初戰亂期間內地人民的困苦生活,以及作者對人民的同情。
[注釋] ●巢居:遠古時代人無居室,棲宿樹上,稱巢居,當時貴州少數民族還過著原始時代生活,故云“故依然”。●當: 相當。●幾地流移:指連年戰爭,到處流徙。●井灶無煙:指亂后人煙稀少。●獼猿: 即獼猴,作者用以代指居住在懸巖峭壁間的少數民族。●家息: 家中生計。●如懸:《左傳》: 僖公二十六年,“齊侯曰: 室如懸罄 (通磬),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意謂屋子像懸掛著的石磬一樣,空無所有,比喻貧困已極。
牢江驅白云,流入蒼龍門。
門高一千仞,柱高氣何尊!
蕩蕩百步中,水石互吐吞。
阿房廣樂作,巨窖洪牛奔。
余波噴青壁,震怒不可馴。
眉水若處女,春風吹綠裙。
迎門卻挽去,碧入千花村。
我行始兩日,異境壯旅魂。
[詩名] 云門墱 (全詩26句)
[作者] 鄭珍,清代貴州遵義人。通經史訓詁之學,也工詩,為晚清宋詩派代表詩人。
[注釋] ●云門墱:在貴州省遵義附近,此處山石壁立,牢江在兩山之間奔流,穿墱而出,與眉水會合。●牢江二句:將江水比之白云,洶涌奔騰,直闖蒼龍門。●水石句:寫江水中石礁時而水落石出,時而浪滾石沒,故稱“互吐吞”。●阿房二句:江水像阿房宮盛奏廣樂,像神牛在巨窖里奔鳴,是寫江水之聲。●震怒句:說江水如像有靈性的那樣,震怒之下,不可馴服。●眉水二句:說眉水與牢江又截然不同,眉水像嫻靜的少女,春風和煦碧波蕩漾。●壯旅魂: 旅興勃發的意思。
上一篇:關于描寫《上海市·豫園》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安徽省·貴池·杏花村》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