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吉林省·江城吉林》古詩詞賞析大全
吉林市是座美麗的江城,松花江環繞城區,東部與龍潭山隔江相望,城區西北為風光秀麗的北山。龍潭山上有建于公元4世紀的高句麗古城遺址,并有寒潭澄碧的龍潭。北山有東西兩峰,東峰多古剎殿閣,有清代修建的玉皇閣、藥王廟、關帝廟等;西峰比東峰更高,主峰上有曠觀亭,登上亭樓鳥瞰,全市景物一覽無遺。遠處松花江水天一色,令人心曠神怡。
松花江,江水清,夜來雨過春濤生。
浪花疊錦繡縠明, 彩帆畫鹢隨風輕。
簫韶小奏中流鳴,蒼巖翠壁兩岸橫。
浮云耀日何晶晶,乘流直下蛟龍驚。
連檣接艦屯江城,貔貅健甲皆銳精。
旌旄映水翻朱纓,我來問俗非觀兵。
松花江,江水清,浩浩瀚瀚沖波行。
[詩名] 松花江放船歌
[作者] 玄燁,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春,作者到烏拉 (今吉林市烏拉街)行圍,泛舟松花江,用歌行體形式,以清新明快的筆觸描寫松花江兩岸景色和水軍陣容。
[注釋] ●浪花句:說浪花像耀眼的縐紗??e(hu,斛): 絲織物, 輕者為紗, 縐者為縠, 類似今日之縐紗?!癫史孄o:揚著彩帆的船頭上畫著鹢鳥的御船。鹢:水鳥,能高飛。●簫韶:相傳舜時的樂器名,這里指御舟中所奏的動人音樂。●蒼巖句:指龍潭山與北山聳立在松花江兩岸?!襁B檣句:說江城吉林的水軍船只密集,桅桿連成一片。●貔貅: 傳說中猛獸,常喻指勇猛的軍隊?!駟査祝?帝王省察民風。
山映夕陽分五色,水流明月蕩重光。
門前即是西湖景,船廠天然避暑鄉。
[詩名] 吉林紀事詩(選一首)
[作者] 未詳
[注釋] ●船廠:吉林城最早叫“船廠”,順治十八年,清帝福臨在吉林西門外靠松花江岸的空隙地設造船廠,凡吉林、黑龍江水師制造船艦,都在這里,故名。
虎踞龍蟠拱上京,當年雄長此間爭。
狼煙已靖孤城在,烏拉猶存四部名。
斷壘十年搖樹色,大江三面走秋聲。
老來別有興亡感,不向西風訴不平。
[詩名] 烏拉懷古
[作者] 成多祿,清代人。
[注釋] ●烏拉:指吉林市烏拉街烏拉古城遺址,是明代女真四部之一的烏拉部所在地。烏拉,也作兀剌,本名呼倫,姓納拉。明萬歷年間部族首領布占泰稱霸吉林地區,屢與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爭斗。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被努爾哈赤打敗,烏拉遂亡。●虎踞句: 烏拉古城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有內、中、外三道城墻,以虎踞龍蟠之勢拱衛著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南白城)。●雄長:指女真各部首領?!窭菬煟?戰火?!袼牟浚褐该鞔骒鑲愃牟?,即葉赫、哈達、輝發、烏拉?!駭鄩荆汗懦沁z址中的軍壘斷垣。●搖樹色: 只有樹木在搖動。大江: 指松花江?!袂锫暎?秋風之聲。
龍潭鐵鎖久銷沉,山鬼無情擾夕明。
眼見群芳消歇盡,何人重有惜花心。
攬勝絕頂南天門,腳踏行云萬馬奔。
無限興亡無限感,??胙蹖ηぁ?/p>
[詩名] 偕友游龍潭山 (二首選一)
[作者] 林伯渠,湖南臨澧縣人,老同盟會員,中共黨員。作者于1908年受孫中山派遣,到北方開展革命工作,在吉林市以教書作掩護,偕友游龍潭山乘興而賦。
[注釋] ●龍潭鐵鎖:傳說龍潭山的龍潭邊有棵神樹,樹上有鐵鏈伸向潭中,鎖著一條“孽龍”,好事者拽鏈,則黑云驟合,狂風大作,潭水翻瀾;其人走避,鐵鏈復沉水底。●山鬼:白居易詩:“山鬼舞跳唯一足”。這里山鬼和孽龍,是指沙俄和日本,作者寫此詩的前一年 (1907年),沙俄勾結日本,密訂了瓜分我國東北的《日俄密約》,給祖國和東北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群芳消歇盡:時值深秋,百花凋謝。暗指進步勢力受到日、俄和東北軍閥的摧殘?!衲咸扉T:龍潭山的最高點南臺,海拔388米,為高句麗古城四臺之一,俗稱南天門。●無限句:作者見高句麗古城遺址,起興亡之感?!褙?wu,悟):兀自,猶卻、還是之意,常在曲詞中用此字。
攬月亭
身披朝雪眉掛霜,欣登曠觀伴同窗。
樓亭憑欄極目眺,山河錦繡含笑攬。
霧色蒼茫松花江,沉浮冰凌響遠方。
望盡北國風雪景,但等春來百花香。
[詩名] 欣登曠觀亭
[作者] 楊丹,今人,女,為中學時代習作,是年16歲,就讀于東北師大附中。
[注釋] ●曠觀:亭名,吉林市北山西峰頂上,為全市最高點,登亭俯瞰,吉林市全景及松花江秀姿一覽無遺。●眉掛霜:東北嚴寒,人在室外時,呼出的水氣凝結在自己眉毛上成霜,曠觀亭在高山之巔,此現象更明顯。
似畫非畫紫碧天,曠觀亭上鎖云煙。
北風忽改千枝貌,一夜盡開白牡丹。
[詩名] 吉林北山公園
[作者] 王樹遠
[注釋] ●北風二句:這里形容的是吉林市松花江畔在冬天里特有景色——樹掛。即樹枝花木上凝聚著層層霜花,使樹木變成銀白一片。由于流經吉林市的松花江段的水是來自上游豐滿水電站,水溫較高,一到冬天,江面水汽蒸騰,遇合適氣溫,全凝聚在市內樹枝,尤以江畔樹木為甚,蔚為奇觀。詩人稱之為 “一夜盡開白牡丹”。
上一篇:關于描寫《湖北省·漢陽》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浙江省·沈園》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