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湖北省·漢陽》古詩詞賞析大全
湖北省武漢市的漢陽城,北與漢口隔漢水,東與武昌隔長江相望,也是一個歷史古城。戰國時伯牙與鐘子期琴逢知音的故事就發生在漢陽。晉時此地為石陽縣,后改為曲陽,隋時才稱漢陽,清為漢陽府,民國以后稱為漢陽縣,解放后一直是武漢市的一部分,與漢口、武昌合稱武漢三鎮,即武漢市。舊漢陽城地當漢水入江的江漢合流處,沿岸商旅往來頻繁,帆檣林立,是商業繁盛之地。市內有武漢市著名古寺——歸元寺。中國第一個煉鐵廠,由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的漢陽兵工廠等也在此城郊。城東北有龜山,前枕長江,后臨漢水,與武昌的蛇山隔江相峙。自從長江大橋修成后,它也是大橋西端的一座雄山,山頂又新修一座高達220米的混凝土電視塔,雄偉無比,中有旋轉餐廳,可俯視武漢三鎮全貌。山之東端又有舊貌換新顏的古晴川閣,更給漢陽增添了豐采。
漢陽抱青山,飛樓映湘渚。
白云蔽黃鶴,綠樹藏鸚鵡。
憑高送春目,流恨傷千古。
遐想禰衡才,令人怨黃祖。
[詩名] 漢陽春晚
[作者] 李群玉,字文山,唐澧州(今湖南澧縣) 人,曾官弘文館校書郎。
[注釋] ●青山:指大別山,即今之龜山。●飛樓: 飛檐重樓,指對岸蛇山上的黃鶴樓。●鸚鵡: 指漢陽之南、大江之中的鸚鵡洲,明末已沉沒江中。●送春目: 意即在春景中縱目而望。
晴川高閣遙相峙,芙蓉花外漢陽市。
賈客操舟逐逝浪,望中有若軒與輊。
巍峨大別踞其西,東接高觀煙樹齊。
更上層樓窮醉眼,置身天際眾山低。
[詩名] 黃鶴樓 (長詩,選8句)
[作者] 李為霖,清代詩人。
[注釋] ●軒輊:車子前高后低叫軒,前低后高叫輊,這里是形容船在江中,逐浪前進,忽高忽低。
隔江誰奏樓頭笛?近岸人呼漢口船。
[詩名與作者] 已佚
[注釋] ●隔江二句:是形容漢水與長江匯流處,河道狹窄,泊船甚多,舟楫相接,岸上、船上均可聽見對岸樓頭的笛聲與話語之聲,可見當時港口商船之多、商業之繁榮。
野寺西橋外,清幽引興賒。
佛燈爭白日,鬼火卷黃沙。
池靜安僧夢,松閑厭鳥嘩。
籬邊殘照在,余步數秋花。
[詩名] 秋晚過歸元寺
[作者] 項翙,清人,生平未詳。
[注釋] ●野寺二句:當時歸元寺不是在市區內,而是在西橋外的翠微峰下。清幽,寧靜,因而引起了詩人無限雅興。賒,長遠的意思。何遜《秋夕》詩: “寸心懷是夜,寂寂漏方賒”。王勃詩:“觀闕長安近,江山蜀道賒”。●余步句:寫詩人一步一停,數著籬邊盛開的菊花。
影象三袁集叢林,葵園逸興抒情真。
千竿風竹劃天破,萬點雪梅喚地春。
春去春回三百載,花開花謝一時辰。
只緣不慣聞煙火,致使難逃損骨神。
[詩名] 游漢陽歸元寺 (全詩14句)
[作者] 公木,作于1983年6月。
[注釋] ●歸元寺:在漢陽翠微峰下,“歸元”即返本歸元、得道成佛之意。寺創建于清順治年間 (1648年前后),為武漢市四大叢林之一,寺內最富藝術價值的是羅漢堂,堂內500羅漢起伏坐臥,喜怒哀樂,各有特色,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葵園: 歸元寺是在明代王章甫葵園舊址上創建的。●三百載: 自清順治年至今已300多年歷史,三百載是約數。●只緣二句:是指歸元寺在十年動亂期間,被視為封建迷信之地而遭到破壞,現已全面修復。“煙火”,是佛教對世俗生活的稱謂。
扶搖直上九重天,日月星辰任摘攀。
勢壓龜蛇千里目,氣吞荊楚萬里山。
煙波縹緲連寰宇,揚子奔騰卷巨瀾。
黃鶴不須溫舊夢,江城處處是飛仙。
[詩名] 登龜山電視塔
[作者] 周國強,今人。
桂香時節塔窮巔,吳山楚水浮煙,浪隨天去望無邊。白云呈瑞,黃鶴舞晴川。
小座璇宮巡三鎮,長虹廣廈梭船,景明秋艷醉心田。休言斑鬢,半百恥疏閑。
[詞名] 臨江仙·龜山電視塔
[作者] 魏仲文
[注釋] ●黃鶴舞晴川:作者在電視塔上望對岸新落成的黃鶴樓和塔下新落成的晴川閣,抒發感想。●小座璇宮:指塔上的旋轉餐廳。●長虹:指橫跨長江的大橋。
上一篇:關于描寫《河南省·漢王城與霸王城》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吉林省·江城吉林》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