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江西省·徐孺子墓、祠、亭》古詩詞賞析大全
徐孺子墓在江西南昌市十字街東側,為徐稚之墓。王勃《滕王閣序》中有“人杰地靈,徐稚下陳蕃之榻”句。徐稚(97—168年),字孺子,東漢南昌人。家貧,耕作自食。朝廷多次征聘(延熹二年曾薦為山西太原太守),均堅辭不就。歷代視為“高士”。東漢永嘉二年,陳蕃為豫章(今南昌)太守,不接待賓客,唯敬重徐稚,為他特設一榻款待。孺子,兒童的通稱,徐稚取其天真無邪之義。徐孺子墓用十三層紅石迭成,墓基呈八角形,墓頂圓柱狀,墓碑上書“東漢高士徐孺子之墓”,這個徐孺子墓號稱“東南第一名墓”,至今已1800多年。解放后曾予修整,“文革”時被毀。
徐孺子祠,原為徐稚住宅,南唐時改宅建祠,堂內有徐稚圖像供人瞻拜。祠堂幾經興廢。今西湖南畔有“徐家祠堂”,是徐稚后裔于清乾隆年間建立。
孺子亭,一名孺子臺、高士亭。原在東湖之南的小洲上。今在西湖南岸,傍湖挺立。亭為三國吳永安年間豫章太守夏侯嵩建,原名思賢亭,后又更名聘君亭,為奉祀東漢徐稚而立。湖畔垂柳成行,“徐亭煙柳”為“豫章十景”之一。
荒墻幾里去城闉,宿草離離秋復春。
試數東都多節士,不污鉤黨獨斯人。
廢興可便能忘國,明哲從來是保身。
莫笑黃堂勞一榻,青編千古話徐陳。
[詩名] 徐孺子墓
[作者] 楊廉,字方震,江西豐城縣人,明成化二十三年進士,任過禮部侍郎、尚書。
[注釋] ●荒墻:指孺子墓。●城闉(yin因):城曲重門。言墓在城門外幾里。●宿草:隔年的草,墓地景物,多用作悼亡之辭。●東都:東南都會,指南昌。●節士:有節操道德。●鉤黨:指東漢的“黨錮之禍”。●斯人:此人,指徐稚。●廢興:指貧賤與富貴。●忘國:指為一己之利,置國家大事于不顧。●明哲:洞明事理。●保身:保全自己的節操志行,這里“明哲保身”是褒意。而今日“明哲保身”是指回避斗爭,以圖保全個人利益,有貶意。●黃堂:古代太守官衙的正廳,陳蕃任豫章太守,故此處即指陳蕃的官衙。●勞一榻:指陳蕃敬重徐稚,專設一榻以待徐孺。●青編: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為青史。徐陳:指徐稚與陳蕃,千年以來,人們歌頌這兩人的君子之交。
喬木幽人三畝宅,生芻一束有誰論?
藤羅得意干云日,簫鼓無心進酒樽。
白屋可能無孺子,黃堂不是欠陳蕃。
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舊痕。
[詩名] 題徐孺子祠堂
[作者]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涪翁,宋分寧(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年間進士,任過校書郎、著作郎和江西太和知縣。黃庭堅出于蘇軾門下,而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是“江西詩派”之祖。
[注釋] ●喬木:高大的樹木,用以指才人,此處喻徐稚。●幽人:隱士。●三畝宅:形容狹小的宅屋。唐柳宗元有“三畝空留是罄室”的句意。●生芻一束:生芻,新割的草。《后漢書·徐稚傳》載,東漢末太學生首領郭泰母喪,吊喪的客人都帶貴重禮品,唯徐稚置生芻一束于門前,旋即離去。眾人不解其意,以為禮輕物賤。郭泰則認為不然,他猜想是徐稚所為,并對眾人說:“生芻一束,其人如玉”,此處有“知音難得”的感慨。●藤羅句:形容藤羅攀附大樹參天蔽日,沖犯云日。這句暗喻當時小人得志。●簫鼓句:這句意思是:有人奏樂祭奠徐稚,不一定出于本心,而是裝璜門面。●白屋:茅屋復蓋之屋,指未仕文人的住屋。●黃堂:指陳蕃的官署正廳。●古人冷淡:指“君子之交淡如水”。●今人笑:指今世之人無法理解古人“生芻一束”的行為,笑古人的冷淡,但有志之士是不怕別人這種無知的恥笑的。
湖上荒亭臨水開,龜文篆字積莓苔。
曲江北海今何處?盡逐東流去不回。
[詩名] 徐孺子亭馬上口號
[作者] 權德輿,字載之,唐代天水略陽(今陜西略陽)人。少年時即以文章出名。曾任禮部尚書、山南西道節度使等職。
[注釋] ●馬上口號:古代詩體之一,表示隨口吟成的意思。●荒亭:指荒蕪了的孺子亭,詩人見此亭時,亭毀碑塌,雜草叢生,景象凄然。●龜文:甲骨文,刻在龜背獸骨上的文字。形容碑文的古奧難認。●篆字:字體的一種,古時(尤其是漢以前)碑碣多用篆字書寫刻成。●積莓苔:指孺子亭碑碣上積覆著莓苔,形容其荒蕪。●曲江:指唐代詩人張九齡,因其是曲江人,又名張曲江。唐開元十五年,張九齡任洪州都督兼刺史,書寫了徐稚墓碣。●北海:指唐書法家李邕,因其曾任北海太守,故又稱李北海。李邕擅長書法,曾撰寫“放生池碑”,立于孺子亭的一側。
上一篇:關于描寫《河南省·嵩陽書院》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山西省·恒山》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