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描寫《湖南省·衡山》古詩詞賞析大全
南岳衡山雄踞湘中丘陵,南起衡陽回雁峰,北至長沙市岳麓山,方圓800余里,綿亙72峰,以祝融、天柱、芙蓉、紫蓋、五廩等5峰為最著。相傳上古舜帝南巡和大禹治水都到過這里,歷代帝王也有不少來此祀典。座落在主峰祝融峰下的南岳古鎮(zhèn),是南岳的中心。鎮(zhèn)上有著名的南岳大廟及祝圣寺、黃庭觀等寺廟。鎮(zhèn)的周圍群峰聳峙,古木參天,山泉流響,鳥語花香,古跡也很多。南岳大廟為唐開元十三年(725年)創(chuàng)建,以后歷經(jīng)重建、擴(kuò)建,現(xiàn)大殿為清光緒八年(1882年)重建,高22米,有石柱72根,象征南岳72峰,寺內(nèi)古代碑碣甚多。歷代詩人如杜甫、韓愈等均曾到南岳游山,留有題詠。
衡山南天門
衡山蒼蒼九紫冥,下看南極老人星。
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飛花落洞庭。
[詩名] 送陳郎將歸衡陽 (全詩8句)
[作者] 李白
[注釋] ●紫冥:天空,茫茫紫藍(lán)色太空?!窕仂畠删洌簭?qiáng)烈的北風(fēng)吹到衡山被擋回,將衡山五峰的雪花吹落入洞庭湖。飚,狂風(fēng),強(qiáng)風(fēng)。
南岳配朱鳥,秩禮自百王。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
慕聞魏夫人,群仙夾翱翔。
有時(shí)五峰氣,散風(fēng)如飛箱。
[詩名] 望岳 (全詩28句)
[作者] 杜甫。暮年出蜀入湘,先至岳州(今岳陽),后至潭州(今長沙),后長沙變亂,他避亂至耒陽。秋冬之際,在耒陽阻水,公元770年,一餐食牛肉白酒,卒于船上,地點(diǎn)在潭岳之間。此詩是他此期內(nèi)游衡山時(shí)所作。
[注釋] ●朱鳥:又名朱雀,是南方7個(gè)星宿的總稱,《尚書·堯典》:“南方朱鳥七宿。”詩句意思是說南岳是配朱鳥星宿的。●秩禮句:周代用祭祀三公(太師、太傅、太保)的次序來祭祀南岳。百王是指周朝諸王。此句之意即祭祀南岳起始于遙遠(yuǎn)的君王,說明南岳歷史的悠久。●魏夫人:山東任城人,晉代司徒魏舒之女,名魏華存,字賢安,信道教,相傳在南岳靜修16年,83歲時(shí)白日仙化(道教對(duì)去世之稱謂),世稱南岳夫人,集賢峰下黃庭觀就是祭祀她的。
君不見瀟湘之山衡山高,山巔朱鳳聲嗷嗷。
側(cè)身回顧求其曹,翅垂口噤心勞勞。
[詩名] 朱鳳行 (全詩8句)
[作者] 杜甫
[注釋] ●瀟湘之山:指三湘之山,以衡山為高?!裰禅P:紅色鳳凰,這是詩人自喻,清仇兆鰲:“朱鳳行,自傷孤棲失志也?!薄袂笃洳埽合胝业阶约旱耐椤2埽侨骸⒈姷囊馑?,也即鳥群?!癯岽咕洌赫f衡山頂上的鳳凰已垂下翅膀,不再引吭鳴啼,心中憂愁萬分。這也是作者自己心情的寫照。杜甫一生不得志,貧窮落泊,自四川流落到湖南,在寫此詩后不久,即死于岳陽。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環(huán)鎮(zhèn)嵩當(dāng)中。
火維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專其雄。
噴云泄霧藏半腹,雖有絕頂誰能窮。
我來正逢秋雨節(jié),天氣晦昧無清風(fēng)。
潛心默禱若有應(yīng),豈非正直能感通。
須臾凈掃眾峰出,仰見突兀撐青空。
紫蓋連延接天柱,石廩騰擲堆祝融。
森然魄動(dòng)下馬拜,松柏一逕趨靈宮。
夜投佛寺上高閣,星月掩映云膧朧。
猿啼鐘動(dòng)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東。
[詩名] 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全詩32句)
[作者] 韓愈,這首詩作于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由廣東陽山縣令調(diào)湖北江陵府法曹參軍,路過衡山時(shí)作。
[注釋] ●五岳句:五岳的祭禮,皆按三公的等級(jí)致祭?!袼姆骄洌褐袊臇|、南、西、北方,有泰山、衡山、華山、恒山環(huán)繞為鎮(zhèn),而嵩山則正當(dāng)中央?!窕鹁S句:衡岳位于火鄉(xiāng),妖怪多。古人以木、火、金、水、土分屬東、南、西、北、中央。南方屬火,故稱火維。維,隅?!裉旒倬洌豪咸旖枭竦臋?quán)力,雄鎮(zhèn)妖魔?!駠娫凭洌汉馍匠3娦乖旗F,藏住了半個(gè)身子?!耠m有句:衡山雖然有絕頂,可是一旦有云霧,誰能看清它的真面目呢?窮,極目的意思?!裎襾矶洌鹤髡哒f他來衡山正是秋雨綿綿的時(shí)節(jié),天氣陰暗無風(fēng)?!駶撔亩洌涸娙税蛋刀\告,向衡岳神靈祈求晴朗的天氣,這種祈禱好象有了應(yīng)驗(yàn),這難道不是自己的正直感動(dòng)神靈嗎?此兩句影響很大,后人據(jù)此在南岳廟前修建了一個(gè)“開云堂”,又在蒼坡嶺上修建了一個(gè)“開云樓”?!耥汈Ф洌翰灰粫?huì)兒清風(fēng)吹散了云霧,抬頭望見了高峻的山峰直插青天?!褡仙w、天柱、石廩、祝融:均為峰名,是衡山5大峰中的4座。衡山72峰,最大的是這4峰,再加芙蓉峰,共5峰?!裆痪洌涸娙艘灰娭T峰顯出,肅然起敬,立即下馬行拜禮。●松柏句:在松柏大路上一直奔向衡岳廟。靈宮,神靈住的宮殿,即指衡岳廟(今名南岳大廟)。
岣嶁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
蝌斗拳身薤葉披,鸞飄鳳泊拏虎螭。
事嚴(yán)跡秘鬼莫窺,道人獨(dú)上偶見之。
我來咨嗟涕漣洏,千搜萬索何處有,
森森綠樹猿猱悲。
[詩名] 岣嶁山
[作者] 韓愈
[注釋] ●岣嶁(gou lou,狗樓):即岣嶁峰,南岳72峰之一。峰上有神禹碑,碑上有離奇的蝌蚪文,相傳是大禹留下的,上面刻了77個(gè)蝌蚪文字,大意是談他治水的經(jīng)過。●字青句:說紅色石塊上刻著青色的字,形狀模樣很奇特。●蝌斗(同今蚪字)句:說字的形狀象水中的蝌蚪,字體像拳,筆畫象蕌(jiao,教)頭葉子。薤(xie,瀉),俗稱蕌頭,葉子細(xì)長,象韭菜?!覃[飄句:這句詩形容禹碑上的書法龍飛鳳舞。拏,同拿。螭(chi,癡),黃色的龍。●道人:指當(dāng)時(shí)住在南岳的道士。明代楊慎在《禹碑歌·引言》中說:“公(韓愈)蓋至其地矣,未見其碑也。所謂青字赤石之形模,蝌斗鸞鳳之點(diǎn)畫,述道士口語耳?!薄駶i洏(er,而)涕淚交流的樣子?!疋?nao,撓):猴的一種。
入巖仙境清,行盡復(fù)重行。
若得閑無事,長來寄此生。
澗松閑易老,籠燭晚生明。
一宿泉聲里,思鄉(xiāng)夢不成。
[詩名] 游南岳
[作者] 張喬,唐代池州(今安徽貴池)人,青少年時(shí)刻苦學(xué)詩,成為東南有名的詩人。唐懿宗咸通年間進(jìn)士,未做官。后隱居九華山。
南云飄渺連蒼穹,七十二峰朝祝融。
凌空棟宇赤帝宅,修廊翼翼生寒風(fēng)。
愿四海,扶九重,干戈永息年屢年。
五岳惟今見南岳,北望乾坤雙淚落。
[詩名] 南岳 (全詩10句)
[作者] 戴復(fù)古
[注釋] ●蒼穹:天空。●赤帝宅:指上古帝王炎帝神農(nóng)氏。傳說炎帝有宅在祝融峰頂。《南岳記》:“赤帝館其嶺,祝融宅其陽?!薄窬胖兀褐柑熳印!裎逶牢┙褚娔显溃核脑喇?dāng)時(shí)均在外族(金人)統(tǒng)治之下,只剩下一個(gè)南岳衡山屬于南宋,故詩人不勝傷感。
崆峒訪道至湘湖,萬卷詩書看轉(zhuǎn)愚。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fèi)工夫。
[詩名] 南岳絕句
[作者] 夏元鼎,南宋道人。
[注釋] ●崆峒:山名,在江西贛縣南。●踏破二句:為此詩名句,言道人見到衡山雄偉之勢,正是自己多年來到處尋覓而不得的理想的修道之地,表達(dá)了驚喜心情。
我從匡廬來,但覺諸山低。
嵯峨望衡岳,云霄與之齊。
下有赤蛇蟄,上有朱雀棲。
仰瞻祝融枝,俯揖紫蓋迷。
[詩名] 望南岳
[作者] 楊基
[注釋] ●赤蛇蟄:傳說赤帝(即古代炎帝)曾一度變蛇,蟄居衡山。
萬壑千峰次第開,祝融最上勢崔嵬。
九江水盡荊揚(yáng)去,百粵山連翼軫來。
入樹恐侵炎帝宅,牽蘿思上赤靈臺(tái)。
明年更擬尋春興,應(yīng)及瀟湘雁北回。
[詩名] 登南岳
[作者] 傅若金,字汝礪,又字與礪,元代江西新喻(今江西新余)縣人。年輕時(shí)家貧,以織草席為生,后來讀書作詩,受到揭傒斯等人的獎(jiǎng)勵(lì),作為助手,出使安南,后任廣州文學(xué)教授。
[注釋] ●九江:指長江中游9條支流。●荊揚(yáng):荊州、揚(yáng)州?!癜倩洠阂嘧鳌鞍僭健?,古代一般指五嶺以南的地方?!褚磔F:為二十八星宿中的朱鳥星宿名,翼宿為朱鳥七宿之第六宿,軫宿為朱鳥七宿之末宿。均為南方星宿?!癯囔`臺(tái):指祝融殿。
江上青峰宿雨開,江頭歸使日南來。
登高欲訪平安字,二月衡陽雁已回。
[詩名] 回雁峰
[作者] 傅若金,自出使地——安南返回大都,路經(jīng)衡山時(shí)寫此詩。
[注釋] ●回雁峰:為南岳衡山72峰之首,相傳大雁南飛,不越此峰,及至春天,才折返北方。詩人以此為題,表達(dá)懷土思親之情?!袼抻觊_:久雨放晴,云開峰露?!駳w使:從安南歸來的使節(jié),即指自己。●登高句:他登上衡山,想到回雁峰能不能在大雁足上帶有他家中報(bào)平安的的家信。鴻雁傳書是中國流傳最久的傳說。●二月句:詩人不無悵惘的是大雁早已飛回北方了,因?yàn)闀r(shí)已二月,衡陽的雁已經(jīng)沒有了。
衡山巨鎮(zhèn)白云齊,錦繡峰巒入望迷。
勢壓蒼梧知海近,氣吞星斗覺天低。
簫韶日下鳴丹鳳,樓閣空中駕彩霓。
驄馬同游窮勝覽,歸鞍不覺夕陽西。
[詩名] 謁衡山
[作者] 黃仲芳,字時(shí)茂,甌寧(今福建建甌縣)人。明成祖永樂間進(jìn)士,任東陽縣知縣,云南右參政。
巍巍南岳插晴空,第一高峰是祝融。
萬里山河歸指顧,兩輪日月界西東。
圣燈夜照朱陵洞,瑞氣朝連紫極宮。
安得此身超物外,手招黃鶴駕天風(fēng)。
[詩名] 謁南岳
[作者] 王偉,字士英,湖南攸縣人。明英宗正統(tǒng)年間進(jìn)士,歷任戶部主事、監(jiān)察御史、兵部右侍郎等職。
[注釋] ●圣燈:指南岳特產(chǎn)赤芝?!赌显揽倓偌酚涊d:“衡山赤芝,即火山芝也。一名珊瑚芝。夜有光如燭,俗呼圣燈草。”●朱陵洞:即水簾洞,其最高處為紫蓋峰?!褡蠘O宮:南岳的道教廟觀?!癯锿猓撼挥趬m世之外。
誤疑瀛海翻瓊浪,莫擬銀河落碧流。
自是湘妃深隱處,水晶簾掛五云頭。
[詩名] 水簾洞
[作者] 張居正,字叔大,號(hào)太岳,湖北江陵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進(jìn)士,曾任首輔十年。明代著名政治家。
[注釋] ●水簾洞:在紫蓋峰上,又名朱陵洞,傳說古代炎帝(又名朱帝)曾住在這里,洞名就是紀(jì)念他的。張居正在詩題下注:“飛帛在朱陵洞,最奇絕。”●五云:五色彩云。
潭水溪水滿山淥,別懸飛瀑覆寒玉。
閑花引入亂石邊,壁銜聲光冷遙矚。
空山年年不自絕,若有人兮司蓄泄。
久立磐石智勇生,寂寂回首巖壑明。
[詩名] 水簾歌
[作者] 譚元春,字友夏,湖北竟陵(今湖北天門市)。明熹宗天啟七年舉人。與鐘惺(也是湖北竟陵人)互相唱和,時(shí)稱“竟陵體”。
[注釋] ●淥:水清。●司蓄泄:負(fù)責(zé)蓄水、泄水?!駧r壑明:水光閃爍使巖壑明亮。譚元春在《游南岳記》中記述了他游水簾洞的情景:“往水簾洞,越陌踏澗,澗中亂石流影,閑花開之。舉頭見山巖間忽忽搖白光者,水簾也。”
窮幽覓古寺,峰繞薜蘿深。
奇壑煙全鎖,晴巒氣亦沉。
身來飛鳥道,香發(fā)出松林。
坐聽清泉瀉,何煩絲竹音。
[詩名] 游方廣寺
[作者] 茅瑞征,字伯符,歸安(今浙江吳興)人,明萬歷年進(jìn)士,任南京光祿寺卿。著有《游南岳前記》、《游南岳后記》。
[注釋] ●方廣寺:在衡山蓮花峰下,建于南朝梁天監(jiān)二年(503年),方廣寺地處幽深,附近泉石、樹木、峰巒均美,有“不游方廣,不知南岳之深”之說,為南岳“四絕”之一?!穹謇@句:作者在《游南岳后記》中寫道:“繞寺四圍皆山,群峰環(huán)列,如蓮花形,而寺適枕其中”。●鳥道:形容高險(xiǎn)的山路,只有鳥才能飛的路。●絲竹:中國的弦樂和管樂。
山水高深各異方,兼長合是數(shù)衡湘。
東吳回首無喬岳,嫵媚青山似女郎。
[詩名] 衡湘道上
[作者] 高珩,字念東,淄川(今山東淄博)人,明代崇禎十六年(1643年)進(jìn)士,入清后,任吏部侍郎??滴跏荒?1672年)奉命祭祀南岳,寫了很多題詠詩。
[注釋] ●山水二句:意思是有的地方山高,有的地方水深,而兩者兼有的勝景則數(shù)湖南的衡山?!駯|吳:今江、浙一帶?!駟淘溃焊呱健!駤趁模鹤藨B(tài)美好,形容江浙一帶的山,說明與衡山相比,只是嬌小女郎而已。
萬古朱陵閟洞天,洞門無鎖瀑泉懸。
青霄雪練飛千尺,白晝風(fēng)霆吼一川。
洗耳醉眠非俗客,排簾出入是真仙。
璇臺(tái)肅穆清都近,石上塵蹤莫漫鐫。
[詩名] 朱陵洞觀瀑布
[作者] 潘耒,字次耕,又字稼堂,江蘇吳江人。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考取博學(xué)鴻辭科,任翰林院檢討,參與編修《明史》。母死后不再做官,遍游國內(nèi)名山,各紀(jì)以詩文。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游南岳。他在《游南岳記》中寫道:“觀日出于勞山(山東嶗山),觀云海于黃山,今觀雪于祝融峰頂,為生平奇絕之游?!?br>
[注釋] ●朱陵洞:即水簾洞。●閟(bi,閉):閉門?!聆豪坐Q?!裣炊河迷S由的典故。堯?qū)⑻熳又蛔尳o許由,許由不受。堯又欲召他為九州長,他不聽,在穎水之濱洗耳,表示自己拒絕做官的決心。●璇:美玉?!袂宥迹簜髡f中天帝居住的地方。
衡郡小丹邱,鳴琴主客游。
萬家燈火上,一曲楚江秋。
遠(yuǎn)水淡將夕,頹云凝不流。
自憐人似雁,到此亦回頭。
[詩名] 游回雁峰
[作者] 袁枚
[注釋] ●鳴琴:此詩原題是《衡陽許吾南明府同游回雁峰聽芥庵僧彈琴》。此即指芥庵僧彈琴?!癯褐赶娼?。
全憑芒躋破蒼苔,望盡天門一線開。
人語似從天上落,鐘聲疑自日邊來。
半空瀑布晴飛雪,絕頂松濤晝殷雷。
翹首云天高著眼,南州點(diǎn)點(diǎn)辨塵埃。
[詩名] 游衡山上南天門
[作者] 謝天墀,清代人。
[注釋] ●南天門:在主峰祝融峰上,設(shè)有牌坊式的石門,門柱上刻一對(duì)聯(lián):“門可通天仰觀碧落星辰近;路承絕頂俯瞰翠微巒嶼低?!奔斜憩F(xiàn)了南天門高凌云天的氣勢。●全憑句:作者上南天門時(shí)全憑穿著草鞋,踏著蒼苔,攀援而上。望盡句:遠(yuǎn)望南天門,就像是上天之門從那里拉開了一絲門縫?!袢苏Z句:由于山勢陡削,幾經(jīng)盤旋,前面的人走了很遠(yuǎn),說話聲又出現(xiàn)在自己頭上,清晰可聞,仿佛語聲從天上飄來的一樣?!耒娐暰洌耗咸扉T附近有建于隋代的上封寺,古剎鐘聲回蕩在高插云天的山巔,似乎是從太陽那邊發(fā)射出來的?!衤N首二句:一是仰視云天,一是俯觀南州,與南天門門聯(lián)相呼應(yīng),反襯南天門高拔萬仞。辨塵埃,言南州城鎮(zhèn)屋宇歷歷在目,星星點(diǎn)點(diǎn),渺如塵埃。
寶山珠殿插青天,萬朵紅蓮禮白蓮。
一片空嵐罩云海,全家羅襪踏蒼煙。
燒香愿了花侵馬,禮佛人歸月上弦。
更憶南海千葉座,天風(fēng)引艦近真仙。
[詩名] 攜眷登南岳觀音巖作
[作者] 曾廣鈞,字重伯,清代湖南湘鄉(xiāng)人。曾國藩之孫。光緒進(jìn)士,由翰林院編修官至廣西知府。
[注釋] ●觀音巖:在南岳半山亭附近,向上可仰望衡山之巔祝融峰,向下俯瞰南岳大廟,如北京皇城宮殿,故此處是縱覽衡山的絕妙佳處。●寶山珠殿:山峰高聳入云,直上青天,山上宮殿廟宇有如一顆顆寶珠鑲嵌在南岳之上?!袢f朵句:詩人登觀音巖俯瞰,見群峰環(huán)伏其下。按神話傳說,南岳之神是赤帝,故用紅蓮形容諸峰,觀音菩薩素有白衣大士的說法,故用白蓮稱之,因此,詩人就有了“萬朵紅蓮禮白蓮”的句子。禮,頂禮膜拜的意思?!褚黄洌涸茻焷頃r(shí)諸峰被云海所罩,全家人都在煙藹云霧之中?!叭伊_襪”化用李商隱“全家羅襪起秋塵”句,詩人攜眷登高故用之,更襯托出衡山高入云端。●燒香句:道出詩人攜眷登山的原意是燒香禮佛。當(dāng)時(shí)正值清末光緒年間,國家衰敗,外敵入侵,民怨沸騰,作者哀傷國事,又“無力回天”,于是攜眷拜佛,乞求平安。愿了:燒香了結(jié)心愿?;ㄇ竹R,馬蹄過處,花草起伏,像是馬行于花海中?!穸Y佛句:拜佛完畢,下山時(shí)天色已晚,時(shí)值初七、初八,為上弦月。●更憶二句:詩人登觀音巖,更想起觀音居南海普陀山,足踏千葉蓮花座,他想到若得天風(fēng)引艦,渡海到普陀進(jìn)香,近謁真正的觀音,希望他普渡眾生。
衡峰崔嵬云蓬蓬,蟠云出沒如飛龍。
一峰南走一峰北,一峰西矗一峰東。
一峰窈窱滃秋雨,一峰晃漾行流虹。
一峰倒掛虬松綠,一峰遠(yuǎn)射扶桑紅。
峰裹云,云裹峰,不知是云或是峰,
恍見七十二朵青芙蓉。
森然九千七百四十丈,
云是蒼巖翠褵堆祝融。
[詩名] 云中望岳歌 (全詩22句)
[作者] 黃本騏,字伯良,號(hào)花耘,湖南寧鄉(xiāng)人。清代中葉湖南有名的學(xué)者。嘉慶十三年(1808年)舉人,任過湖南城步縣訓(xùn)導(dǎo)。
[注釋] 窈窱(yao tiao,咬條):深遠(yuǎn)的樣子。
恒山如行,岱山如坐,
華山如立,嵩山如臥,
惟有南岳獨(dú)如飛,朱鳥展翅垂云大。
四旁各展百十里,環(huán)侍主峰如輔佐。
云外之足萬塵世,云中之身萬頃胸。
大斷大起大回轉(zhuǎn),屹然祝融天柱尊。
北戒南戒岳各五,衡則五嶺盟主人。
靈均湘靈光怪氣,皆是此山萬古魂。
[詩名] 衡岳吟 (長詩,選16句)
[作者] 魏源
[注釋] ●主峰:指祝融峰?!癖苯涠洌褐改媳惫灿形逶?,而衡岳則是南方五嶺的盟主?!耢`均:屈原的別號(hào)?!裣骒`:指舜二妃,帝舜崩于蒼梧,二妃死于洞庭湖君山?!逗鬂h書·馬融傳》:“湘靈下,漢女游?!弊ⅲ骸跋骒`,舜妃,溺于湘水,為湘夫人也。”
五岳惟衡獨(dú)鎮(zhèn)南,迢遙難阻此登攀。
霧騰幽谷隨天合,路斬危崖傍壑環(huán)。
峰刺碧霄天倚柱,洞藏福地水張簾。
如今身在青穹里,放目齊州九點(diǎn)煙。
[詩名] 初登南岳
[作者] 吳丈蜀
[注釋] ●天倚柱:形容天柱峰。水張簾:形容水簾洞?!颀R州九點(diǎn)煙:李賀《夢天》結(jié)句:“遙望齊州九點(diǎn)煙,一泓海水杯中瀉。”齊州:指中國。
赤帝峰前一廟崇,深沉九殿匹天宮。
高墻百仞泉流澈,古樹千尋日影重。
六度刀兵傷往事,十年劫難想初容。
如今再塑菩薩像,信士香燒庫壁紅。
[詩句] 訪南岳廟
[作者] 吳丈蜀
[注釋] ●南岳廟:即南岳大廟,在衡山山麓南岳鎮(zhèn)上,是我國五岳廟中規(guī)模最大、總體布局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占地面積為9.8萬平方米,與泰安岱廟、登封中岳廟并稱于世。創(chuàng)建于唐開元十三年(725年),以后歷經(jīng)重建、擴(kuò)建,現(xiàn)大殿為清光緒八年重建,正面7間,有石柱72根,象征南岳72峰,寺中各殿保存著不少宋、明時(shí)代的建筑構(gòu)件,古跡甚多?!窳鹊侗褐改显缽R自唐代創(chuàng)建以來歷經(jīng)過六次兵燹戰(zhàn)火。
一廟南臺(tái)古,千年棟宇存。
高僧留字跡,筆力見精神。
烈火燒經(jīng)卷,秋風(fēng)散靄云。
菩薩來異域,客里度黃昏。
[詩名] 游南臺(tái)寺
[作者] 吳丈蜀
[注釋] ●南臺(tái)寺:在南岳廟西北4公里。它的歷史比南岳廟還要悠久,據(jù)《南岳志》載:“寺為梁天監(jiān)中創(chuàng)建”,為南朝梁時(shí)遺留下來的千年古剎。唐天寶年間曾有日本僧在此學(xué)習(xí),回日本后創(chuàng)曹洞宗,因此日本佛教曹洞宗視南臺(tái)寺為祖庭。寺內(nèi)有唐代希遷(石頭和尚)的墓。●菩薩來異域:寺中所供銅佛是泰國華僑所贈(zèng)。
沖霄銀杏為司閽,古剎周天仰法門。
巨佛尊神難免劫,秋風(fēng)正送雨紛紛。
[詩名] 訪福嚴(yán)寺
[作者] 吳丈蜀
[注釋] ●福嚴(yán)寺:在衡山擲缽峰下。據(jù)《南岳表》載,寺為南朝光大元年(567年)創(chuàng)建,初名般若寺,北宋時(shí)改稱福嚴(yán)寺。山門橫額石刻:“天下法院”,兩旁石刻聯(lián):“六朝古剎;七祖道場?!彼潞蟀萁?jīng)臺(tái)巖上刻“極高明”三字,傳為唐朝宰相李泌所書。沖霄銀杏:指寺前千年古樹銀杏,腰圍逾5米,迄今已有1400余年。●司閽:看門人。
花樹飄香鳥不驚,峰含秀氣出泉鳴。
此間已是清涼境,一殿何須用藏經(jīng)。
[詩名] 藏經(jīng)殿
[作者] 吳丈蜀
[注釋] ●藏經(jīng)殿:舊名小般若禪林。在衡山赤帝峰下。相傳為南朝陳光大二年(568年)僧慧思所建,陳后主妃曾到此避亂,拜慧思為師。明太祖朱元障送來《大藏經(jīng)》1部,因此名殿?!洞蟛亟?jīng)》現(xiàn)早已失散。藏經(jīng)殿附近,林壑幽深,古木參天,環(huán)境優(yōu)美,有“藏經(jīng)殿之秀”的盛譽(yù),為南岳“四絕”之一。
名山有幸哲人留,身到煙霞吊鄴侯。
不見書櫥弦誦息,白云來去自優(yōu)游。
[詩名] 鄴侯書院
[作者] 吳丈蜀
[注釋] ●鄴侯書院:為紀(jì)念唐代李泌之處。李泌,字長源,京兆人,曾筑室南岳隱居讀書,德宗時(shí)官至宰相,封鄴侯。李泌好藏書,韓愈詩有“鄴侯家多書,扦架三萬軸”。唐、宋、元、明、清各代均曾對(duì)書院重修、重建。書院門前石柱上刻聯(lián):“三萬軸書卷無存,入室追思名宰相;九千丈云山不改,憑欄細(xì)認(rèn)古煙霞。”
上一篇:關(guān)于描寫《江蘇省·虎丘·劍池》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guān)于描寫《湖北省·襄陽古城》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