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四川省·巫峽》古詩詞賞析大全
“瞿唐迤麗盡,巫峽崢嶸起”。巫峽在四川巫山及湖北巴東兩縣境內,西起巫山縣大寧河口,東迄巴東縣官渡口,為長江三峽中最長的一峽。巫峽以層巒幽深著名,其山奇水秀,風光綺麗為三峽之首。巫山十二峰屏列南北兩岸,其奇峰層疊,江流迂回,云騰霧障,氣象萬千,宛似一卷天然的巨幅山水畫。更有奇者是十二峰中的神女峰(即望霞峰),峰頂矗立一人形巨石,人們稱其為神女的化身。2000年來由于流傳著關于神女峰上神女 “朝行云,暮作雨”,并與楚王幽會的神話故事,更給巫峽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霧紗。她吸引了歷代許多文人名士來此尋幽訪古,賦詩作詞,遣興抒懷。此外神女峰下大江南岸的授書臺,江北岸集仙峰下臨江石壁刻有“重巖迭嶂巫峽”6個字,傳為孔明所書,均帶有神秘色彩,因此船進三峽,也如進入了神話世界。
巫峽
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深以逝。
我欲東歸,害不為?
我集無高曳,水何湯湯回回。
臨水遠望,泣下沾衣。
遠道之人心思歸,謂之何!
[詩名] 巫山高
[作者] 佚名,漢朝古樂府《鼓吹曲》之一部,用于激勵士氣,宴享功臣。后人皆以此“巫山高”為詩名。
[注釋] ●高以大:山既高又大。●深以逝:水既深又流急。●害不為:為什么回不去呢?●我集句:集,停止的意思。高曳,同篙栧,即撐船用的竹篙和劃船的楫槳。這句意思是:我停在水邊,因為沒有船。●湯湯回回:水勢洶涌和漩流。●謂之何: 怎么辦呢!總的是寫一個游子,身在巴界,東歸不得,抒發懷鄉之情。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啼三聲淚沾裳。
巴東三峽猿鳴悲,夜鳴三聲淚沾衣。
[詩名] 巴東漁者歌
[作者] 民歌,《水經注》稱:第一首原題為《巴東漁者歌》,第二首《古今集錄》題作《花兒子》。
[注釋] ●巴東:郡名,包括今奉節、云陽、巫山等3縣,東漢劉璋作益州牧時置。●猿啼:據《宜都山川記》稱: “自黃牛灘東入西陵界,至峽口100里許,山水行曲,林木高茂,猿鳴至清,山谷傳響,泠冷不絕,行者聞之,莫不懷土,故漁者歌之。”清沈德潛《古詩源》注: “猿聲之悲始此。”
巫山巫峽長,垂柳復垂楊。
同心且同折,故人懷故鄉。
山似蓮花艷,流如明月光。
寒夜猿聲徹,游子淚沾裳。
[詩名] 折楊柳
[作者] 蕭繹,即梁元帝,侯景之亂中,在江陵即位,在位3年,為西魏軍所虜,被殺。
想象巫山高,薄暮陽臺曲。
煙云乍舒卷,猿鳥時斷續。
彼美如可期,寤言紛在矚。
憮然坐相望,秋風下庭綠。
[詩名] 巫山高
[作者] 王融,字元長,南朝齊瑯琊(今屬山東)人。才思敏捷,精通音律,與沈約、謝朓等以詩名重當時。
[注釋] ●想象二句:這首詠巫山的詩,全憑想象構造,但寫得亦幻亦真,極富藝術感染力。二句的意思是:想象在高高的巫山,陽臺之旁的傍晚時分。陽臺:相傳為楚襄王與神女幽會處。這首詩也是第一首將巫山神女與楚襄王故事入詩的詩歌。●煙云二句:寫巫山景致,煙云乍舒乍聚,猿鳥聲時斷時續,為神女出場創造環境氣氛。●彼美二句:意思是那位美麗的神女似乎可以見到,當從夢中醒來時,神女訴說之狀還歷歷在目!●期:會面。●寤: 睡醒。●在矚:歷歷在目。●憮(wu,無)然:悵然若有所失的精神狀態。
南國多奇山,荊巫獨靈異。
云雨麗以佳,陽臺千里思。
勿言可再得,特美君王意。
高唐一斷絕,光陰不可遲。
[詩名] 巫山高
[作者] 虞羲,字子陽,會稽人,7歲能屬文,南齊始安王引為侍郎,兼征虜府主簿功曹。
[注釋] ●云雨句:言神女“旦為朝云,暮為行雨”的姿態美麗動人。●陽臺句:言楚懷王陽臺夢與神女相遇之事,足引人遠為思慕。●特美句:言只為了特意滿足楚懷王聲、色的愛好。●高唐:楚臺觀名,在云夢澤中。聞一多在《高唐神女傳說之分析》一文中,認為高唐是楚祀禖(mei媒)神的地方。●光陰句:大意是說楚懷王早已死去,高唐之事不可再得。
巫山高不極,白日隱光輝。
靄靄朝云去,溟溟暮雨歸。
巖懸獸無跡,林暗鳥疑飛。
枕席竟誰薦,相望空依依。
[詩名] 巫山高
[作者] 范云,字彥龍,南朝梁舞陽(今河南泌陽)人。為“竟陵八友”之一。歷任廣州刺史、吏部尚書。
[注釋] ●巫山二句:極寫巫山之高,說巫山高得望不到頂,連太陽也被巫山遮住了光輝。●靄靄二句:寫巫山的云雨,早晨太陽升起,巫山云霧悄悄離去;傍晚,云霧又化作暮雨而歸來,實則是寫神女的來去。●巖懸二句:說巫山陵壁懸崖,連野獸的蹤跡也難以找到;巫山山高林密,連鳥兒飛到此,也要懷疑是黑夜而不敢飛。●枕席二句:說遠望高高的巫山,看不見神女來薦枕席,只會讓人產生戀戀不舍的情思。當年宋玉對楚襄王說了楚懷王在夢中與神女相會的故事,神女說“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王因幸之”。
三峽七百里,唯言巫峽長。
重巖窅不極,迭嶂凌蒼蒼。
入夜分明見,無風波浪狂。
美人今何在,靈芝自有芳。
山空夜猿嘯,征客淚沾裳。
[詩名] 巫峽 (全詩16句)
[作者] 楊烱,唐華陰(今屬陜西)人。12歲舉神童,早有文名,為“初唐四杰”之一。
[注釋] ●七百里:酈道元《水經注》:三峽七百里,據近代測定三峽實長193公里。●窅(yao): 目深貌,引申為深遠。●不極:不盡。●美人:指傳說中的神女,據宋玉《神女賦》,神女是天帝的幼女,名叫瑤姬,未嫁而亡,葬在巫山。●靈芝:是瑤姬的精靈所化的草。●征客:在外鄉遠游的人。
巫峽見巴東,迢迢出半空。
云藏神女館,雨到楚王宮。
朝暮泉聲落,寒暄樹色同。
清猿不可聽,偏在九秋中。
[詩名] 巫山峽
[作者] 皇甫冉,字茂政。唐代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縣)人,10歲能文,15歲時張九齡就嘆賞他的文才,呼其為“小友”。天寶十五年進士,任無錫尉。大歷二年入朝為左拾遺,轉左補闕。工詩。這首《巫山峽》歷來為人們傳誦。據說劉禹錫過巫山時,見前人題詩甚多,乃去其1000余首,僅留4首,而胡應麟則認為該4首中皇甫冉這一首最為杰出。
[注釋] ●巫峽二句:摹寫巫峽,突兀而氣勢。見,現。迢迢,遙遠的樣子,極言其高。●云藏二句:以云、雨帶出神女館、楚王宮,既切景,又切典。神女廟,即神女廟。楚王宮,相傳為楚襄王幽會神女的地方。●朝暮二句:以泉聲、樹色強調峽之幽深。寒暄:冷暖,指季節更替。●清猿二句:意為清猿本已凄厲而不敢聽,而又偏偏在深秋之中,深寓旅感。
昨夜巫山下,猿聲夢里長。
桃花飛淥水,三月下瞿唐。
雨色風吹去,南行拂楚王。
高丘懷宋玉,訪古一沾裳。
[詩名] 宿巫山下
[作者] 李白
[注釋] ●桃花二句:詩人農歷三月下瞿唐,過巫峽,正是桃花盛開,落英繽紛之時。●高丘: 宋玉《高唐賦》: 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江源記》:《楚辭》所謂巫山之陽,高丘之阻;高丘,蓋高都 (山) 也。
巴江上峽重復重,陽臺碧峭十二峰。
荊王獵時逢暮雨,夜臥高丘夢神女。
輕紅流煙濕艷姿,行云飛去明星稀。
目極魂斷望不見,猿啼三聲淚滴衣。
[詩名] 巫山曲
[作者] 孟郊
[注釋] ●上峽:逆江入峽。重復重:形容兩岸重巒疊嶂綿延不斷。●十二峰:指巫山十二座山峰。●荊王句:宋玉《高唐賦》寫楚襄王游云夢之臺、宿高唐之觀,夜夢神女而幸之。神女自稱“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詩人將故事地點移到巫山,情節改為楚王出獵遇雨,這是藝術再創造。荊王,即楚王。●輕紅流煙:形容晚霞和薄云。●明星稀:說當神女行云飛去后,天頂露出晴空一片,只見明星疏落。●目極句:言神女已不知去向,詩人悵然若失。
巫峽蒼蒼煙雨時,清猿啼在最高枝。
個里愁人腸自斷,由來不是此聲悲。
[詩名] 竹枝詞 (選一首)
[作者] 劉禹錫,此詩是就巫峽猿聲而議論,自古以峽中猿聲為悲鳴,劉禹錫詩則認為實是聽者自身有悲愁腸斷之事。
[注釋] ●個里:這里,其中。
神女藏難識,巫山秀莫群。
今宵為大雨,昨日作孤云。
散漫愁巴峽,徘徊戀楚君。
先王立為廟,春樹幾氛氳。
[詩名] 巫山神女
[作者] 劉方平,唐洛陽人,終身未仕,
工詩。
[注釋] ●散漫:彌漫四散,承接上句“云雨”而來。●先王句:楚懷王為神女立廟。●幾氛氳:說廟前春樹一直十分茂盛。幾,是幾番、年年如此之意。
碧叢叢,高插天,大江翻瀾神曳煙。
夢魂尋夢風飔然,曉風飛雨生苔錢。
瑤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墜紅濕云間。
[詩名] 巫山高
[作者] 李賀
[注釋] ●神曳煙:想象神女邁步時云隨霧擁的情態,可理解為神女行云。●楚魂二句:楚王的魂尋夢不首,曉來只有涼風飛雨,苔蘚滿山。詩人借楚王尋夢表達了自己對神女的追懷。飔(si),涼風。苔錢,青苔,苔狀似錢。●瑤姬二句:天帝之幼女,即神女瑤姬已走了1000年,只有老猿在丁香筇竹間悲啼。筇竹是產于邛山的一種竹。●古祠二句:說神女不在了,只有神女廟在高寒的山上,似與月宮相接; 濕云間一陣陣赤紅的椒花因風而墜。古祠,指神女廟。蟾桂,代指月宮,傳說月宮中蟾蜍和桂花。
千峰萬峰巴峽里,不信人間有平地。
渚宮回望水連天,卻疑平地原無山。
山川相迎復相送,轉頭變滅都如夢。
歸程萬里今三千,幾夢都到石湖邊。
[詩名] 荊渚中流,回望巫山,無復一點,戲成短歌
[作者] 范成大,這是詩人辭去四川制置使后,返鄉途中,應辛棄疾之邀,抵達江陵同游渚宮時作,寫的是回望巫山的感慨。
[注釋] ●千峰二句:詩人回想舟行巫峽之時群峰連綿不斷,峭壁林立,當時真不信人間還有平地。●渚宮二句:寫出峽至荊渚之地,一抹平川,江面浩蕩,真又懷疑平地上不會再有山了。這兩聯設疑句,用夸張的襯托,給人以極深的藝術感染。●轉頭句: 從奇山大川交替出現,似乎置身幻境,萬物都在“轉頭變滅”,這也觸發了詩人的身世之感。作者步入仕途后幾經浮沉,歷盡滄桑,世事的多變,不也如夢么?●歸程二句:說回鄉的路已走了三分之一,幾次做夢都夢到家鄉太湖畔的石湖上(范成大自號“石湖居士”)。
巫山巫峽連三巴,猿啼三聲客思家。
停舟聽之聲未了,卻過青枝猶裊裊。
[詩名] 巫峽啼猿歌送邱少府歸四明(全詩16句)
[作者] 林鴻,字子羽,明福清人,明初官拜禮部員外郎。
日落瞿唐上,猿啼兩岸空。
山藏神女廟,浪接楚王宮。
飛峽云容白,懸江樹影紅。
推蓬才一瞬,已過萬山中。
[詩名] 舟過巫峽
[作者] 盧謙,字吉甫,明盧江(今屬江西) 人,曾官永豐知縣、江西右參政。
[注釋] ●楚王宮:指高陽臺上的宮殿。●推蓬句:推蓬為開船,船剛一開,已過萬山,夸張形容其水急舟行迅速。
鴻溝劃斷渺茫中,楚蜀鄉音小異同。
水曲忽分風上下,山多難定日西東。
刬崖架屋人家窄,椓石梯空鳥道窮。
行云行雨更何處,無邊嵐翠濕孤蓬。
[詩名] 人巫山界
[作者] 李惺,字伯子,號西漚,清墊江(今屬四川) 人,嘉慶進士。
[注釋] ●鴻溝:在巫峽中的碚石鎮,有一條天然溪溝,現名邊魚溪,為楚蜀分界線,溝東為湖北境,溝西為四川境,溝邊刻有清人的“楚蜀鴻溝”四個大字。●小異同:略有差別。●水曲二句:寫江回峰轉,人坐舟上,難辨風向也難識東西南北。●刬 (chan)崖架屋:鏟除巖石來修建房屋。●椓(zhuo)石梯空:指擊石筑路,架設棧道。●行云行雨: 指巫山神女。
山塞疑無路,灣回別有天。
群壑奔荊楚,一溪定界邊。
船頭已入鄂,船尾尚留川。
[詩名] 過巫峽 (全詩8句)
[作者] 郭沫若
[注釋] ●山塞句、灣回句:言船行峽中,懷疑山路堵塞,無路可走了,突然水灣一轉,又別有一番天地。此正是巫峽中航船所見之景色。●一溪定界邊: 一條邊魚溪成了川、鄂兩省的分界線。
上一篇:關于描寫《四川省·巫山十二峰》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江蘇省·平山堂》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