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北京市·北京故宮》古詩詞賞析大全
北京作為都城可追溯到十世紀時的遼國和后來的金國。不過,遼以此為南京,而金國則以此為中都。北京真正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中心,是從元世祖忽必烈定都于燕開始的。當時稱為大都。明朝朱元璋以南京為都,在攻克大都后,改為北平府,并作為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封邑。建文四年,朱棣南下取得政權,登基為帝,即明成祖;他決定遷都北平,燕京再次成為全中國的京都。明永樂四年(公元1407年)在北平開始建皇宮,永樂十八年基本建成。從那時開始,迄今560多年中,北京皇宮中歷經23個皇帝。封建君主制結束后,皇宮作為故宮,最后成了舉世聞名的“故宮博物院”。這里的建筑氣勢雄偉、豪華壯麗,外朝有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和兩翼的文華、武英殿,內廷有乾清宮、交秦殿、坤寧宮及東西六宮,總面積72萬平方米,屋宇9000多間,是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精華,而且故宮還保存著數不清的珍貴文物,是我國,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寶庫之
神鼎當年定薊門,輿圖徧覽此方尊。
天文析木三河近,王氣全燕萬古存。
水繞郊畿襟帶合,山環宮闕虎龍蹲。
何須百二夸周漢,一統今歸圣子孫。
[詩名] 都城郊望
[作者] 岳正有,明代漷(今屬河北)人。
[注釋] ●神鼎:原是指夏禹所鑄九鼎。夏商周以鼎為國之重器,國滅則鼎遷。夏亡,成湯將鼎遷于商邑;商亡,周武王又將鼎遷之于洛邑,均作為“傳國之寶”,后用于象征國家。這里是指政權中心京都。●薊門:北京古時屬薊地,以薊草多得名。周武王封堯的后裔于薊,至秦漢置薊縣。后來魏于薊立燕郡。今德勝門外有土城關,相傳是古薊門遺址,亦稱薊邱。●輿圖:地圖。●三河:指永定河、北運河、白河。●虎龍蹲:指北京地勢是龍盤虎踞,有帝王之氣。●百二:見居庸關《塞上》詩注。●一統:說如今一統天下歸大明王朝,圣賢的子孫。
常停游宴五谷豐,坐奏簫韶百獸喜。
五十年來稱太平,奕葉休光慶此生。
愿同馴鳥呈歌舞,歲歲遨游佳麗城。
北京故宮
[詩名] 苑中五色鶴斑然可異,歸而賦(全詩36句)
[作者] 朱翊鈞,即明神宗。萬歷庚寅夏,偶見皇宮庭苑中有五色鶴(其實可能是孔雀,是宮廷中馴養的),萬歷見而興起,賦此長詩。
[注釋] ●五十年:朱翊鈞在位48年(1573-1620年),此處50年是指他繼位前后50年。●馴鳥:指五色鶴。●佳麗城:北京城。
金瓦靈壇高接天,先皇設醮事祈年。
當今德茂伸仙至,徐福何須到海邊。
[詩名] 大內歌
[作者] 陶崇政,明代文人。
[注釋] ●金瓦句:是指天壇的雄偉壯麗。●先皇句:說明先皇是在祈年殿,一年一度地設醮,祈求五谷豐登。●當今:是指當時的皇帝,詩句是說皇帝德行好,神仙自然就到。●徐福句:說只要皇上寬厚仁慈,自然有神仙保佑,根本不必象秦始皇那樣派徐福入海求仙,一去不回。對秦始皇有諷刺之意。
御門爭著赭黃袍,將士還朝盡節旄。
海外名王歸宿衛,腰間都帶赫連刀。
[詩名] 清宮詞(之二)·還朝
[作者] 魏程搏,清末民國初文人。
[注釋] ●御門句:清初康乾之世,武功顯赫,懷柔有策,邊疆蒙、回、藏各部臣服,詩句寫將士還朝時的情景。他們都穿上了皇帝賜給有功之臣的黃馬褂。●節旄:符節與旌旄,古代拜大將時授之。●海外句:寫少數民族的名王進京朝見皇帝時,均進入禁宮。宿衛,當警衛之任。●赫連刀:赫連,復姓,匈奴劉去卑的后代,大夏王朝的國王即名赫連勃勃,此處代指少數民族族刀。
和風麗日遍遐陬,萬姓臚歡喜若雷。
欲紀升平春殿宴,賦詩仍是柏梁臺。
[詩名] 清宮詞(之三)·春殿宴
[作者] 魏程搏
[注釋] ●春殿宴:康熙二十一年(1683年)正月十日,康熙帝設升平喜宴于太和殿下,君臣賦詩,康熙賦首句:“麗日和風被萬方”,群臣仿柏梁體,以次各呈詩93韻。此詩是記述這件事的。●陬:正月。《爾雅·釋天》:“正月為陬”。●臚歡:傳遞喜訊。臚,傳言。《國語·晉語》:“聽臚言于市”。●柏梁臺:漢武帝作柏梁臺,在臺上與群臣共賦七言句,每句用韻,后人稱此體為柏梁體。這也是后世聯句詩之祖。清康熙帝仿效漢武帝,因此詩人將太和殿比喻為柏梁臺。
集成四庫圖書富,御印先朝密密緘。
除卻禁中藏繕本,四文寶閣貯瑤函。
[詩名] 前清宮詞(之一)
[作者] 佚名
[注釋] ●四庫圖書:清乾隆三十七年,弘歷下令編輯《四庫全書》,歷10年而成,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共79339卷,藏于清宮文淵閣。●緘:封。●除卻二句:意思是除了京城藏本外,文源、文溯、文瀾、文津等寶閣也各藏有一部繕本(抄本)。據記載,全國貯存《四庫全書》的閣共有7個:清宮文淵閣、圓明園文源閣、奉天(沈陽)文溯閣、熱河(承德)文津閣、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杭州文瀾閣。瑤函:珍貴書函,此處乃對《四庫全書》的美稱。
古井無波送洛妃。袞龍易去出宮闈。
傷心誤陷奸人計,甘作咸陽一布衣。
[詩名] 珍妃井
[作者] 高樹,清末民國初文人。
[注釋] ●古井:指故宮內的珍妃井。●洛妃:指珍妃,為光緒帝的愛妃,力助光緒維新變法,事敗,被慈禧太后囚禁,八國聯軍入京時,被慈禧處死于井中。●袞龍句:八國聯軍入京,光緒帝被迫脫下袞龍袍,換上布衣,隨太后奔西安。●奸人:指出賣光緒,將維新變法密告慈禧的袁世凱。●咸陽:代指西安。
芙蓉別殿鎖瀛臺,落葉鳴蟬盡日哀。
寶帳尚留瓊島藥,金釭空照玉階苔。
神仙已遣青鸞去,瀚海仍聞白雁來。
莫問禁垣芳草地,篋中秋扇已成灰。
[詩名] 西苑
[作者] 李希圣,字亦元,清代湖南湘鄉人。光緒進士,官刑部主事。工詩,學晚唐李商隱。這首詩就有此特點。此詩是一首對戊戌變法后光緒帝與珍妃悲劇哀挽凄涼的寫景抒情詩,當時光緒帝曾被囚于西苑。此詩幾乎句句用典,但無雕琢痕跡。
[注釋] ●西苑:即今中南海和北海的宮苑。●芙蓉句:此句借用杜甫《曲江對雨》中“芙蓉別殿漫焚香”的成句加以變化。瀛臺,在西苑(即中南海)太液池中,三面臨水,光緒曾被軟禁于此。●落葉句:引用漢武帝思念李夫人作“落葉哀蟬”之曲的典故,借指光緒悼念珍妃。●寶帳兩句:說光緒囚禁處,帳中還留有珍妃托人送來的“仙山神藥”,而珍妃本人卻已被慈禧殺害,瀛臺室宇已空,只有那盞宮燈還照著階前的綠苔。釭(gong,公):燈。江淹《別賦》:“冬釭凝兮夜何長。”●瓊島:即瓊華島,在西苑太液池(今北海)中,依神話“海上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的傳說修建。玉階,古樂府楚調曲有“玉階怨”,是宮怨詩,這里是悼珍妃而暗用典。●神仙二句:用借喻的方法表現戊戌變法失敗后珍妃被害身亡,及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史實。青鸞,神話中的鳥,這里借指珍妃。瀚海,指渤海,八國聯軍是從大沽口登陸的。白雁,南宋末民謠:“江南破玻,白雁來過”的說法,白雁為元軍統帥伯顏的諧音,不久,伯顏果犯宋土。此處喻指八國聯軍。●莫問句:說不要再追憶皇宮禁垣往日春月芳花的愉悅時光。●篋中句:被鎖在篋中的合歡扇已破碎,化成了灰燼。漢成帝的妃子班婕妤失寵,曾作《怨歌行》,中有“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之句。“篋中秋扇”之典,就是從這里借用的。“已成灰”是指珍妃之死。
獨來獨往意何如,羈客心孤意不孤。
落日河山千古在,秋風天地一人無。
英雄感慨麒麟閣,神鬼睥睨燕雀湖。
高處不須搔首問,碧翁大事久糊涂。
[詩名] 秋日登觀象臺望故宮及功臣廟一帶遺址
[作者] 黃周星,字九煙,又字景虞,號而庵,明末上元(今南京)人,一說江夏(今湖北武昌)人。明毅宗崇禎十三年進士,授戶部給事中,不就職。明亡后,改名黃人,寄居湖州。此詩是明亡后他在北京登觀象臺望明故宮(當時已成清宮)時抒凄涼悲憤的情緒。
[注釋] ●觀象臺:在北京城建國門內;建于明正統七年(1142年),著名天文古跡之一。●羈客:客游在外的人,此處為作者自指。●獨來二句:表明詩人登臺,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有深沉的孤獨感。●落日二句:寫望中所見,秋風落日之中,空無一人,唯有河山歷歷。●麒麟閣:漢代閣名。在未央宮中,漢宣帝將霍光等十一功臣的像繪在閣上。這里借指功臣廟。●睥睨:斜視,有厭惡之意。●燕雀湖:可能指燕雀聚集的湖泊。燕雀,喻志量器識狹小的人。《史記·陳涉世家》:“陳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高處二句:是說不必要搔首問天,老天爺早就糊涂了。這二句是指責青天,表達作者面對著已淪入夷人之手的北京城的滿腔悲憤。碧翁,指青天。語出陶谷《清異錄·天文》:“晉出帝不善詩,時為俳諧語,詠天詩曰:‘高平上監碧翁翁’。”
金闕九千泛浪色,丹墻一院壯巍峨。
兩朝空濟帝皇夢,喟感游人漫饒舌。
[詩名] 故宮
[作者] 王樹遠,現代詩人。
[注釋] ●金闕九千:北京故宮共有屋宇九千余間。●兩朝二句:感嘆明清兩代的皇帝在故宮內,白白地做了一場守住帝業的夢,而今天的游人們卻在那里興致勃勃地絮叨帝后在故宮內發生的故事。
琳瑯滿壁出毫端,兩代名家集大觀。
料得諸公多感慨,幾人識得味酸咸。
突破清規戒律條,評量藝事此為高。
就中墨法饒新意,八大冬心鄭板橋。
[詩名] 故宮觀明清名家書法 (七絕二首)
[作者] 吳丈蜀,當代詩人、書法家。
[注釋] ●八大冬心鄭板橋:指明末的八大山人朱耷、清代詩人、書畫家金農(號冬心)及清代詩人、書法家鄭燮(號板橋)。
上一篇:關于描寫《四川省·劍門關》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江蘇省·北固山·甘露寺》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