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辰翁《柳梢青·春感》原文|賞析|翻譯|注釋
鐵馬蒙氈,銀花灑淚,春入愁城1。笛里番腔,街頭戲鼓,不是歌聲2。那堪獨坐青燈,想故國、高臺月明3。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4。
【注釋】
1.鐵馬:指元朝南侵的大軍。蒙氈:冬天在戰馬身上披一層氈子保暖。銀花:花燈。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這三句指元兵入侵,故國覆亡。
2.番腔:少數民族唱的腔調。戲鼓:指蒙古族的鼓吹雜戲。不是歌聲:唱得不成曲調。這里鄙夷少數民族音樂戲曲,意即懷舊。
3.“想故國”句:用李煜《虞美人》:“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語意。
4.輦(音nian)下:京都。山中歲月:指自己隱居山中的生活。海上:用蘇武在北海矢志守節的故事。《漢書·蘇武傳》:“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
今譯
蒙氈的鐵馬橫撞直沖,
元宵燈節的花燈,
也淚流晶瑩,
春天,悄然侵入了
愁城。
笛曲是異族的腔調,
街頭傳來雜亂的戲鼓,
再不是當年的歌聲。
悄然如夢,獨自
面對一盞孤冷的青燈。
回首故國光景,
高臺悠然月明。
呵!當年美好的京都,
目下隱居的山中,
蘇武北海的心情。
上一篇:劉禹錫·金陵五題《其二·烏衣巷》原文|賞析|翻譯|注釋
下一篇:劉過《沁園春·寄稼軒承旨》原文|賞析|翻譯|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