臞仙尊公恭勤貝勒②,以丙戌歲制棕衣帽拂塵一具③,喜之,復與諸子各一帽拂,臞仙遂號栟櫚道人云。
貪癡愛欲皆為病,靈臺皎潔常如鏡④。萬斛斗粟同一觀,外物爭教累真性。臞仙少年心冰清,身無長物書滿籯⑤。一拂一笠難忘情,拳拳急欲征詩銘。使我聞之惑轉劇,二物何能作君癖?問之涕泣不忍言,云是先人手遺澤。臞仙先人余叔行⑥,高懷雅量久望洋⑦。寅恭夙夜非一日⑧,謙謙令德卑彌光⑨。付君以意不以物⑩,愿以筌蹄視笠拂(11)。笠遮俗眼拂卻塵(12),融融心地長生春(13)。三椽茅屋數竿竹,清風簌簌人如玉(14)。何必終南與王屋(15),道人不在白云宿。
注釋 ①栟櫚:即棕櫚,也叫發櫚。②臞仙:即永忠,號臞仙。恭勤貝勒:永忠父親弘明在乾隆繼位后被封為多羅貝勒,逝世后贈謚恭勤。③丙戌歲:乾隆三十一年。④靈臺:心也。⑤籯:竹箱。⑥叔行:叔父一輩。⑦望洋:仰視的樣子,表示尊敬。洋是假借字,正字是陽,看太陽須要仰視。⑧寅恭:恭敬。夙夜:早晚。這句意思是弘明長期以來每時每刻對皇帝都是尊敬恭順的。⑨令德:美德。卑:低下。彌光:更加鮮明。⑩付君句: 給你的是思想上的告誡 (不問朝政,借以避禍),不是給你僧笠拂塵,真讓你當和尚。(11)愿以句: 希望你把笠拂看成是對你的約束。筌蹄:這里是約束、控制的意思。筌: 捕魚的竹器。蹄: 捕兔的工具。(12)俗眼:俗人的眼睛,指統治者耳目。卻塵:清除名利等污染。(13)融融:和煦的樣子。(14)簌簌:風聲疾勁的樣子。(15)終南:終南山,在西安市南,又叫南山。王屋: 王屋山,在山西省垣曲縣和河南省濟源縣境內。
上一篇:桂芳《棗陽婦》
下一篇:舒敏《桂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