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陳曾壽·游西溪歸湖上,晚景絕佳,同散原作》原文賞析
行盡西溪三百曲,忽開天鏡晚晴中。仙山樓閣無限好,碧海銀河何處通。落日千峰橫紫翠,中流一葉在虛空。時無小李將軍手,奇景當前付散翁。
古人詠西湖之作多矣,如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漣滟晴方好) 就是膾炙人口的名篇。陳曾壽這首七律,寫西湖的晚晴景色,情景交融,亦獨具特色。
詩人在歷盡西溪的曲折后,才進入西湖。首聯下句中的“忽”字應是豁然開朗之意,也就是一種“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天鏡”喻西湖波平如鏡,范成大有“掉入濕銀天鏡中”之句。夕陽晚照中的西湖,真是美不勝收。首聯是寫初入西湖時的總體印象。
紅花還須綠葉扶,寫西湖如不描繪湖周圍的景物,就會顯得單調乏味。而暮色中西湖周圍的群山和亭臺樓閣,影影綽綽,更有一種朦朧美,猶如戴面紗的美女,所以說“仙山樓閣無限好”。廣闊的湖,一望無涯,似與天上的銀河相通,故曰: “碧海銀河何處通。”從人間到天上,更容易引起人們的遐想。
此時,在夕陽中的“千峰”呈現出美麗的紫翠色,一個“橫”字,便突出了群山連綿起伏之態。而“落日千峰橫紫翠”使 “仙山” “無限好”增添了具體內容。至于第三聯下句“中流一葉在虛空”則與上聯“碧海銀河何處通”相關聯。“一葉”,小船。小船在湖中輕漾,使人感到仿佛是泛舟于銀河之中,而“虛空”二字更加強了空靈之感。
末聯“時無小李將軍手,奇景當前付散翁”。唐人李昭道,善畫山水,時稱小李將軍。上二句意謂當今已無小李將軍這樣的丹青圣手,只有陳三立 (號散原)的山水之作才能描繪出西湖的“奇景”。這是溢美之詞,但也緊扣了題目 “同散原作”。
這首七律是紀游寫景之作,對仗工整,音韻和諧,虛實相襯,情景交融,把西湖的晚景描繪得絢爛多姿,令人神往。
上一篇:古詩《李漁·清明前一日》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李夢陽·湘妃怨》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