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民歌·山歌·等》原文與賞析
梔子開花六瓣頭,情郎哥約我黃昏頭。日長遙遙難得過,雙手扳窗看日頭。
這首民歌寥寥四句,卻描繪出了一幅如在目前的生活畫面,勾勒出一個呼之欲出的少女形象:大概是在春夏之交的一個正午前后吧,晴空麗日下,一叢叢、一片片的梔子,在房前屋后,在路邊田塍、火爆爆的花開得正盛。好美的梔子花喲,有的潔白如雪,有的猩紅似火;鄉村,被它們俏麗的姿容裝扮得如在畫中。好香的梔子花喲,香得濃烈,香得醉人;人們,被它們的芳香熏得如在夢中。在這令人陶醉的日子里,閨房中的少女仿佛有了十分的醉意。她的美目中蕩漾著柔情蜜意,俏臉上涂滿了紅霞癡迷,笑靨比那盛開的梔子花還要嬌美艷麗。少女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情哥約她去相聚,時間就在日落晚霞滿天時!她的目光滑向窗外,看見太陽仿佛粘在那兒不動,離西山還遠著呢。這時,她臉上的喜情笑貌被焦灼急切所取代,甚至還流露出幾分痛苦的神情,有些懷疑自己眼花看錯了日影,于是走到窗前,猛地推開窗扇,雙手攀著窗臺,探頭朝天上望去……
這首歌謠,以樸實活潑的筆調,生動地描繪出熱戀中的少女在與情人相約后,盼黃昏,厭日長,苦挨時光的情景,傳神地表現了她恨不得與情郎立時幽會的癡迷焦灼的神情與心態。
首句“梔子花開六瓣頭”,是寫景起興。梔子,常綠灌木,春夏開花,花葉六瓣,香味極濃。此句以描寫梔子花開的景象作為發端起興,渲染了充滿生機的美好環境,創造了喜氣洋洋的歡樂氣氛,也烘托了熱戀中的少女美麗可愛的形象,還巧妙地交代了行將發生之事發生的約略季節。實在是多有妙用,是一個極佳的興起句。次句 “情郎哥約我黃昏頭”,引入人物,摹擬女主人公的口吻,寫出她發出的歡呼之聲,傳遞出由衷的喜樂歡悅的情緒。口吻妙肖,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態。
最后兩句,通過具體描寫,再現女主人公焦急苦盼黃昏來臨的情景。“日長遙遙難得過”,描述的是白日高懸、距離西山尚遠的狀況,表達的是女主人公急不可耐而又無可奈何的情緒,帶出其發自內心深處的嘆息。結句“雙手扳窗看日頭”,抓住極具典型特征的細節,刻畫女主人公焦灼煩躁、心緒不寧的形象。此句頗有傳神之妙,而其中的量詞 “雙”與動詞 “扳”,更是點睛之筆。對于一扇小小的窗兒,不 “啟”不 “開”不 “拉”也不 “推”,卻非用大力去 “扳”,而且 “雙”手協同動作去 “扳”,使動作更為顯眼,活現其恨天日長的情狀。
摹寫逼真,形象鮮明,是這首歌謠給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其始,簡筆勾勒梔子花開的環境,烘托女主人公的美艷與喜悅的情緒;繼之,寫少女發自肺腑的歡呼之聲、掩飾不住的喜悅之情,似乎要將洋溢的狂喜傳染給盛開的花事,與之共同分享;接著轉寫白日高懸,透露出永日漫長怎熬過的內心活動,使人仿佛看到那顆倍受煎熬的少女之心;最后,抓住人物一舉手、一仰頭的微妙細節進行摹寫,活現其情緒不寧、焦灼無奈的神韻。這樣,由環境而及人物,由可聞之聲音而至激動之心靈,再到頗為傳神的動作細節,為一條感情的彩線所貫穿。其感情也真實真切,其描摹也唯妙唯肖,構成了一幅 “少女伴花盼黃昏”的動人畫面,而 “攀窗望日喜且焦”的動人形象,更是躍然紙上,宛然如見。
“頭”字充作韻腳,富有地方色彩,活潑有韻味,這是 《等》給人留下的又一印象。“六瓣頭”、“黃昏頭”和“日頭”中的 “頭”字,是只表語氣而不表任何實在意義的助詞,是吳地慣用的口語。以之入歌,且充當韻腳,頗有妙用。首先是使聲韻貫暢和諧,輕松活潑;其次是造成特殊的表達效果,增添了幾分溫婉的語感與俏皮的意味,更隱約地透露出喜悅焦灼而又無可奈何的情緒; 再次是使歌謠具有了濃郁的地方特色,閃出異樣的光彩。
上一篇:《明代民歌·山歌·看星》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明代民歌·山歌·葵花》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