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家救星是翼王,
枯苗得雨喜若狂,
從今耕耘齊落力,
為保太平把兵當。
——《廣西民歌選》第一集
這是一首歌頌太平天國領袖石達開的苗族歌謠。
翼王,即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封給石達開的官爵,在太平天國諸王中此爵列在第三等。石達開為廣西貴縣北山里客家人,家庭富有但熱心革命,在當地苗族群眾中很有影響。本篇從對他的歌頌入手,表達了苗族人民對起義領袖的由衷感激和努力于起義造反的決心。
詩歌的第一行把翼王比做苗家的救星;第二行又以久旱禾苗逢甘雨作比,歌唱太平天國運動之符合民心,是第一行的具體化。第三、四兩行分別從積極生產和踴躍投軍兩個方面形象而又概括地表現了苗族人民在翼王影響和帶動下起義造反的熱情。
多義詞的巧妙運用,有效地增強了這首短歌的表現力。 “枯苗”,表面上是干枯禾苗之意,此處亦可理解為苗族之“苗”,歌唱者從枯苗逢甘雨和革命給苗族人民帶來希望,這兩個事象間的某種對應,以前者暗示后者,因而意境全出,形象生動。第四行的“太平”亦具一詞多義之趣,它既指“太平天國”,也指“太平日子”,一語雙關。因為在苗族人民的心目中,太平天國運動同“天下太平”、 “千載太平”是二而一的事情。這種語言顯然有一種彈性,豐富了要表現的內容。
有關歌唱太平天國的歌謠在漢族民間也十分豐富。我們若把它們和這首苗家歌謠聯系起來,便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太平天國革命運動是符合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因而普遍受到熱烈擁護的。
上一篇:《苕之華》原文|賞析
下一篇:《苦上加苦莫奈何》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