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追趕
……
這一天,
他走到一條河邊,
河水象一條黑布,
蜿蜒在森林中間。
召樹屯抽出寶劍,
插進水中,
劍尖就被溶化,
從此,他的寶劍就沒有了劍尖。
他向四處張望,
對著河水嘆息:
“難道就是這條河啊,
攔住我走到妻子面前?”
他沿著河邊徘徊,
一條巨蟒橫在河面,
他把神龍的藥搽在腳底,
飛一樣踏上蟒身走過河去。
召樹屯又走了三百三十三天,
前面出現(xiàn)了三座奇怪的石山,
三座石山互相磨擦撞擊,
象風(fēng)車一樣旋轉(zhuǎn)。
想從天上飛過,
可惜沒有翅膀;
想從地下穿過,
地又沒有洞穴。
路啊,不能被阻攔,
他拿起那支神箭,
當(dāng)?shù)纳湎蚴剑?br>
嘩啦一聲,
石塊飛向兩邊。
隨著空中的黃塵,
召樹屯穿過石山,
回頭一看,
石塊又合成三座石山。
又走了三百三十三天,
召樹屯來到砂石的海洋旁邊,
只見一片煙霧,
下面的砂石沸騰翻卷。
召樹屯站在一顆大樹下,
只聽見大風(fēng)呼呼響,
眼睛無法睜開。
“喃諾娜啊,
難道我就這樣被阻攔,
我們再也不能見面,
難道沒有一種方法,
讓我走到你的身邊?”
召樹屯坐了下來,
猜想著砂石的海洋有多寬,
猜想著海洋底下有沒有魚龍,
什么東西能夠幫助他渡到對岸。
他羨慕一陣陣刮過的大風(fēng),
他羨慕天空中飄過去的白云,
“白云呀,請告訴喃諾娜吧,
要是我不能過去,
就讓我死在這里。
“我死了也會化為一陣風(fēng),
要是她的門是朝北邊開,
我就會吹進她的屋里,
要不然我會變?yōu)橐欢浒自疲?br>
飄到她的屋頂。
“早上我看她梳妝,
白天我聽她歌唱,
晚上啊,我會感覺到,
她對我的懷想。”
半夜時光,
他被什么聲音驚醒,
睜眼一看,
一對諾哈里林站在樹上。
雌鳥十分憂愁,
她說: “如今生活難過,
明天到哪里去找尋食物?”
雄鳥回答: “你不必?fù)?dān)憂,
勐董板的喃諾娜回到了家,
叭團要殺象為她慶賀。”
召樹屯暗暗喜歡,
他象螞蟻一樣,
輕輕地爬到樹上,
躲進雌鳥的翅膀。
不久就聽見馬鹿鳴叫,
大霧降落下來,
天色漸漸發(fā)亮,
兩只大鳥展翅飛翔。
……
——巖疊等翻譯、整理《召樹屯》
《召樹屯》(又稱《召樹屯與喃諾娜》)是流傳于西雙版納地區(qū)的一部傣族民間敘事長詩,大約產(chǎn)生于奴隸制初期。其時,居住在西南大森林的許多部落間常常爆發(fā)戰(zhàn)爭,生產(chǎn)遭到破壞,人民厭惡戰(zhàn)爭,希望和平幸福。《召樹屯》通過勐板加國王子召樹屯和勐董板國國王的女兒喃諾娜間悲歡離合的遭遇的描寫,歌唱了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反映了傣族各部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另外,西雙版納地區(qū)歷史上宗教矛盾常有發(fā)生,從對《召樹屯》流傳過程中的不同本子的比較考察,還可以看到佛教和多神教之間的斗爭及其演變的一些情況。
《召樹屯》敘述了這樣一個生動感人、具有濃郁浪漫色彩的故事:勐板加王子召樹屯在打獵的時候認(rèn)識了來金湖洗浴的喃諾娜。她是一只神鳥,是勐董板(孔雀之國)國王的七公主。倆人見面,情投意合,遂結(jié)成夫妻。接著,戰(zhàn)爭來臨,召樹屯奉命出征,喃諾娜忍痛相送,她表示:“你的妻子一萬年都是為你活著。”堅信丈夫一定能勝利返回。召樹屯凱旋歸來后,妻子因遭摩古拉和國王的迫害已經(jīng)逃回勐董板。他憑借自己非凡的智慧和神力,歷盡千難萬險,趕到喃諾娜的家鄉(xiāng),經(jīng)過岳父的嚴(yán)厲考驗,最后終于從一千個姑娘的手指里認(rèn)出喃諾娜的手指,得以和她團圓。他們“好象天空的彩霞,又象綠葉叢中開放出兩朵鮮紅的玫瑰花”,永遠和美,不再分離。
這部長詩的整理本根據(jù)流傳于民間的九個不同的本子整理、翻譯而成,初版于1957年,1978年又經(jīng)翻譯整理者作了一些修改。
這里選錄的是詩歌第十章“追趕”中的主要內(nèi)容。召樹屯凱旋回國看不到心愛的妻子, “象一只飛在空中的鳥遭到獵人的暗箭,突然跌落下降。”他得到神龍的幫助,堅決地奔向了尋找妻子的險途。如同許多民間敘事詩一樣,這部分詩歌采取了三次復(fù)沓的敘述手段,生動描寫了召樹屯戰(zhàn)勝艱難險阻的過程。這三次復(fù)沓就是三個層次、三個障礙、三場斗爭。第一次是戰(zhàn)勝黑水河,第二次是戰(zhàn)勝三座石山,第三次是飛越砂石海洋。險阻一次比一次大,斗爭也一次比一次嚴(yán)峻,召樹屯的勇敢和智慧,他對喃諾娜的愛,就在這層層推進的過程中得到集中、深入地刻劃。當(dāng)然,這并不意味著召樹屯在路途上只經(jīng)歷了這三次斗爭。詩歌只不過是通過藝術(shù)概括和典型化的方式,由具體而一般,把召樹屯的精神、品質(zhì)突現(xiàn)出來。
在刻劃召樹屯的時候,這三個層次的詩歌重視了對客觀環(huán)境和人物心理的描寫。對客觀環(huán)境的描寫,突出其險惡。例如,黑水河的河水“象一條黑布”,寶劍插入后, “劍尖就被溶化”;三座石山則是“互相磨擦撞擊,象風(fēng)車一樣旋轉(zhuǎn)”;而砂石的海洋更為兇險,上空“一片煙霧”,“下面的砂石沸騰翻卷”,“大風(fēng)呼呼響,眼睛無法睜開。”然而,突出環(huán)境的險惡最終還是為了寫人,即為了突出召樹屯。在一道又一道難關(guān)面前,召樹屯決不退卻,英勇無畏,戰(zhàn)而勝之,這就見出了他的智慧、力量和與喃諾娜團圓的意志及決心,倘一路上風(fēng)平浪靜,他的英雄品格也就無法顯現(xiàn)出來。與此同時,詩歌對召樹屯內(nèi)心世界的刻劃又十分細(xì)膩。他借助諾哈里林的翅膀飛越砂石海之前的那段心理刻劃尤見生動優(yōu)美,感人至深。他不能飛渡砂石海,但刮過的一陣風(fēng),頭頂上飄過的一片云,都不免使他生出羨慕之心,他不僅希望自己能像風(fēng)和云那樣飛渡砂石海,而且想象著即使死在砂石海的此岸,也要變成風(fēng),吹進喃諾娜的屋里,變成云,飄到她的房頂。他繼續(xù)想象:這樣早上便可以看到她梳妝,白天可以聽她歌唱,晚上可以感知她對自己的懷想。可謂具體入微,如癡如夢。人尚未與妻子團圓,但精神卻超越了肉體的限制,解脫了因分離而釀成的痛苦。這樣,對險惡環(huán)境的描寫和對心理活動描寫兩個方面的結(jié)合,使這部分詩歌在富于傳奇性的同時又富于優(yōu)美的抒情性,召樹屯性格中的英雄氣和兒女情也因之較好地統(tǒng)一了起來。其實,這也是《召樹屯》全詩的一個藝術(shù)特點。
上一篇:《只唱人間十不親(蓮花落)》原文|賞析
下一篇:《吉雅其祝詞(節(jié)選)》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