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樂府·神弦曲
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頑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君兮知不知?
題解 《越人歌》最先見于西漢劉向的《說苑》,《樂府詩集》收錄時改末句“心悅君兮君不知”為“心悅君兮知不知”。原本的故事是:春秋時,楚共王之子,楚康王母弟鄂君子皙(一說為楚懷王之弟,封君啟)乘舟游玩,劃船的越女唱為此歌,表達她的愛慕之情。越人是春秋時中國南方的非華夏族群,因而語言有異,故此后歷代諸家對歌辭的譯述不同,詩題亦有《擁楫歌》《鄂君歌》等別名。
簡析 該詩寫一個地位低下的船女為一貴公子駕舟時的所遇所感,通篇皆為女子的內心獨白。猶如灰姑娘與王子有緣相遇,頓時心生愛慕,以為如能被愛,自己將不顧訾恥,以自媒之慚解貴公子之猶疑。但貴公子是否有意,不得而知,心煩意亂,想問又難以啟齒。所以歷來詩家皆以為此詩“婉麗清揚”“曼聲婉調,直足使聽者意移”。由于該詩末句“心說君兮知不知”比《楚辭·九歌》中的“思君子兮未敢言”更瑯瑯上口,使得梁啟超稱贊其優美“殊不在《風》《騷》之下”。
上一篇:南朝樂府·雜曲歌辭《西洲曲》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南朝樂府·西曲《襄陽樂》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