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二首)
【原文】
其一
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1]。
笛奏梅花曲[2],刀開明月環。
鼓聲鳴海上[3],兵氣擁云間。
愿斬單于首,長驅靜鐵關[4]。
其二
百戰沙場碎鐵衣[5],城南已合數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6],獨領殘兵千騎歸。
【注釋】
[1]玉門:指玉門關。金微山:即今天的阿爾泰山。東漢竇憲曾在此擊破北匈奴。
[2]梅花曲:指歌曲《梅花落》,是橫吹曲辭。
[3]海上:瀚海,大漠之上。
[4]鐵關:指鐵門關。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境內。
[5]碎鐵衣:指身穿的盔甲都支離破碎。
[6]呼延將:指敵軍的一員悍將。呼延,匈奴四姓貴族之一。
【賞析】
《從軍行》,樂府《相和歌辭》舊題。《從軍行二首》是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抒發的是在戰場上建功立業的強烈愿望。
盛唐時期,國力強盛,君主銳意進取、衛邊拓土,人們渴望在這個時代嶄露頭角、有所作為。武將把一腔熱血灑向沙場建功立業,詩人則為偉大的時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壯的豪情、譜寫了一曲曲雄渾磅礴、瑰麗壯美而又哀婉動人的詩篇。
第一首為五言律詩,寫從軍戰士的作戰經歷和感想以及征戰殺敵實現和平的愿望。
第二首詩為七言絕句,以疏簡傳神的筆墨,敘寫了唐軍被困突圍的英勇事跡,熱情洋溢地歌頌了邊庭健兒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全詩以短短四句,刻畫了一位無比英勇的將軍形象。首句寫將軍過去的戎馬生涯。伴隨他出征的鐵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可見他征戰時間之長和所經歷的戰斗之嚴酷。緊接著寫他面臨一場新的嚴酷考驗——“城南已合數重圍”。戰爭在塞外進行,城南是退路,但連城南也被敵人設下了重圍,全軍已陷人可能徹底覆沒的絕境。寫被圍雖只此一句,但卻如千鈞一發,使人為之懸心吊膽。“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這位身經百戰的英雄,選中敵軍的一員悍將作為目標,在突營闖陣的時候,首先將他射殺,使敵軍陷于慌亂,乘機殺開重圍,獨領殘兵,奪路而出。
詩作所要表現的是一位勇武過人的英雄,而所寫的戰爭從全局上看是一場敗仗。但雖戰敗卻并不令人喪氣,而是敗中見出了豪氣。“獨領殘兵千騎歸”,“獨”字幾乎有千斤之力,壓倒了敵方的千軍萬馬,給人以頂天立地之感。詩沒有對這位將軍進行肖像描寫,但通過緊張的戰斗場景,把英雄的精神與氣概表現得異常鮮明而突出,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全詩從側面反映了作者欲報效國家、建功立業的強烈愿望。
上一篇:《豐樂亭游春·紅樹青山日欲斜》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代出自薊北門行》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