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普顏子壽赴廣西憲幕
離維荊衡南(2),囗(辶+里)迤走蠻徼(3)。
民風雜瑤蜑(4),地勢帶蒙詔(5)。
迢迢商周前(6),風水絶纖竅。
后王務廣土(7),懷柔倚攻剽(8)。
羈縻非本情(9),疲痾復誰療(10)。
大明侔日月(11),幽裔靡不照(12)。
化育之所加(13),欣榮及蓬藋(14)。
憲府繩百司(15),選擇自廊廟(16)。
偏方異習俗(17),賦性實同調(18)。
培養自殊途(19),激揚貴知要(20)。
凄涼溪上瀧(21),鯫魚困罾釣(22)。
高風吹霜鶻(23),縹緲集海嶠(24)。
愿言崇令業(25),以繼南國召(26)。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1)憲幕:指提刑按察使司。
(2)離維:意謂解繩開航。維,指繫船繩。荊衡:即衡州,衡州(治所在今湖南衡)屬古荊州地,故稱荊衡。
(3)囗(辶+里)迤:即“迤囗(辶+里)”,曲折連綿。蠻徼(jiào叫):少數民族居住的邊遠地區。徼,邊界。
(4)民風:民間風尚。瑤:即瑤族。蛋(dàn但):古代南方的水上居民,世代以船爲家,以漁爲業,有時還入海採珠。
(5)帶:相連,連著。蒙詔:指今云南。唐時,我國西南部的少數民族稱王爲“詔”。當時有蒙嶲詔、越析詔、浪穹詔、邆睒韶、施浪詔、蒙舍詔,合稱六詔。后蒙舍詔併吞其余各詔,史稱南詔,亦稱蒙詔。其地在今云南及四川南部。
(6)“迢迢”二句:意謂在遙遠的商周時代,這些地區非常閉塞不開化。迢迢:遙遠貌。商周:商朝、周朝。
(7)后王:后世君主。務:致力。廣土:擴土,擴大國土。
(8)懷柔:用政治手段籠絡、安撫其它民族,使之歸附。倚:依仗。攻剽:搶劫。
(9)羈縻:指中央朝廷與少數民族地區的聯繫。古時在中央勢力無法控制的少數民族地區設置額外的州府,由朝廷授予當地首領官銜,以加強中央朝廷與這些地區的聯繫,稱羈縻州。
(10)疲痾:疲乏久病。
(11)大明:明朝。侔明:與日月齊光。
(12)幽裔:邊遠的地方。靡:無。
(13)“化育”句:教化所施及的地方。化育:感化,教育。加:施及。
(14)蓬藋(diào掉):野草。蓬,蓬草。藋,商藋,又稱灰藿,狀如藜。
(15)憲府:指按察使的職位。繩:糾察、約束。百司:朝廷大臣、王公以下的百官的總稱。
(16)廊廟:指朝廷。
(17)偏方:偏遠的地方。
(18)賦性:天賦和秉性。
(19)殊途:不同的道路。
(20)激揚:“激濁揚清”的略語,意即除去壞人,獎勵好人。知要:抓住要點。
(21)瀧:湍急的流水。
(22)鯫(zhòu宙)魚:小魚。此喻困苦中的老百姓。罾(zēng曾):魚網。
(23)高風:秋風。鶻(gǔ骨):鳥名,即鶻鳩。此喻困苦中的老百姓。
(24)縹緲:高速隱約貌。海嶠:海島。
(25)令業:您的事業。
(26)南國召(shào紹):即召公,周初著名政治家,姓姬名奭。成王時,與周公姬旦分陜而治。經常巡行鄉邑,關心民生疾苦,深受百姓愛戴。
劉基
劉基(公元一三一一——一三七五),字伯溫,明代青田(今浙江青田縣)人。元末進士,曾任高安縣(今江西高安縣)丞、江浙儒學副提舉等職。因事罷官歸里。曾參與鎮壓浙江地區的農民起義。至正二十年(公元一三六O)投奔朱元璋,爲開國功臣之一。官至御史中丞、太史令,封誠意伯。洪武四年(公元一三七一)辭官。后爲胡惟庸所譖,憂憤而死。一說被胡惟庸毒死。后追謚文成。所作詩文雄渾奔放,當時與宋濂并稱。善書畫,亦精象緯之學。著有《郁離子》,《誠意伯集》。
朝代:明代
籍貫:浙江青田
上一篇:吳寬《送孔憲副赴廣西》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程旦《送洪方伯玉方之任廣西》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