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方平
紗窗日落漸黃昏, 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滿地不開門。
劉方平,河南(今洛陽一帶)人。少工詞賦,擅繪畫。隱居潁陽大谷,不仕。他的絕句描繪細膩,含蓄雋永。《全唐詩》編存其詩一卷。
這首詩寫一個貴家少女,幽閉于深門大院之中,無限怨恨之情。
“一日之愁, 黃昏為切。一歲之怨,春暮居多。”(唐汝詢《唐詩解》)詩中的少女正處在暮春傍晚之時,因而極易激發其愁緒哀情。全詩充滿了孤凄寂寥的況味。“日落”,使人產生難耐的長夜將臨之感;“無人”,說明孤身只影,愈覺內心空虛無托;“空庭”,進一步表明不僅屋內無外人,庭中也無他人,空曠落漠之意更濃;“不開門”,則此地是個禁閉的世界,冰冷的天地。她所處的環境,原來應該說是不錯的,有“紗窗”護戶,系幽靜之處;有“金屋”華堂,屬富有之家;有滿院梨花,乃優美所在。可是也正因為這些華貴的居舍和陳設,決定了她不能如農家少女自由往返于田頭陌上,象漁家少女蕩舟于江河湖塘,不可能和心愛的人相依相偎,同行同游。這怎不叫她要“淚痕”滿面呢!
“金屋”、“紗窗”、“空庭”,不僅暗示著少女精神苦悶的原因,而且在強烈的對比中,顯示了她內心的極度痛苦。“日落漸黃昏”,“空庭春欲晚”,也不僅是觸動她情思的因素,同時也烘托著她愁苦的心境。特別是“梨花滿地”以景結情,尤為蘊藉。遍地梨花,似她碎亂了的心,如她紛灑的淚,雖只淡淡寫來,可卻深深訴怨。
上一篇:《春怨·金昌緒》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春日聞明卿之京卻寄·李攀龍》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