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解】
千古名篇《桃花源記》同樣出自陶淵明的手筆?!短一ㄔ从洝芳础短一ㄔ丛姟非斑叺挠?。記,是一種文體,為記述事物的文章,其后是一首五言古詩,“記”又相當于該詩的序。故《桃花源記》又叫《桃花源詩并序》,是我國古代散文中的奇葩,傳誦千古而不衰。
【注釋翻譯】
鑒賞分析
本文是陶淵明的散文名作,作品內容是作者根據廣大人民的愿望與自己的理想憑空虛構的。他設想了在武陵大山中有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生活著一批幾百年前為避戰亂而躲入到這里的人,這些人世代和睦相處,幸福生活。桃源里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安定,和平自由,人人平等,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中人民的理想境界。作者描寫的這個“世外桃源”雖是虛構的,但仍不乏積極的思想意義。作者借此一方面揭露了當時長期戰亂、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另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眾要求擺脫剝削壓迫,用自己的勞動創造幸福和平生活的強烈愿望。同時,也表現出自己對理想社會的憧憬。
課文以武陵漁人的行蹤為線索,按空間順序由外而內又由內而外進行記敘描寫。漁人行蹤為:緣溪行進入桃花林——從山口進入桃花源——進村到桃源人家做客——走出桃源,重尋不復得路。
本文之所以千古流傳,一是作者的想象豐富。他為我們勾畫出一幅令人向往的生活美景圖,盡管它難以改變現實,但人們總在追尋它,并竭力想實現它。二是語言美,寫桃林勝景、桃源環境、桃源人的生活狀況,語言簡潔、精練、通俗流暢。本文敘述極有層次,格調高雅,給人以美感。
上一篇:核舟記
下一篇:次北固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