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侯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解析】旅人在征途上必有所見,必有所感,也必有所思。這些,都必化為離愁使人柔腸寸斷。這首《踏莎行》為寫離情別意的比較別致的作品。上片中寫一個離家遠行的旅人在途中的所見所感。它以對句開頭,給我們點染了初春的景色。候館,溪橋,都點明了這是在旅途之上,而梅殘,柳細,則點明了時令。你看,春風已經是那樣和暢,田野上,春草在散發著陣陣香氣。在這樣迷人的環境之中,旅人搖動著馬韁,踏上了征途。一上征途,便離愁頓生。于是自然引出了五、六兩句,寫出旅人離愁之所在。在這大好春光中,要離開家鄉,走向遙遠的他方,而且越走越遠,不知何時才是盡頭。時間越長,路途越遠,離愁就越深。它正象沿途經過的河流,無窮無盡地遠遠流去。以流水喻離愁,前人多有所用。只不過此時觸景生情,將心中所感和眼中所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顯得更加自然罷了。下片寫作者由已推入,由自己感到離愁的無窮無盡,聯想到居家的人也一定有所同感。她必定痛心流淚,登高望遠,望斷征塵而未見斯人,于是感極生悲,柔腸寸斷。“樓高”以下三句,是作者所沒想的居者的心中之言。她能說些什么呢?不要上高樓去靠近闌干遠遠癡望吧!人已遠去了,盡目力所見,也只是長滿青草的平坦的原野;原野的盡頭,又被春山阻隔,依然望不見春山之外的旅人。可是,居家者雖身不能隨愛人遠去,但她的心卻一直隨漸漸遠去的旅人飛向天涯,除非一個深刻理解所愛女子心靈的男子,是不會描繪出居家者的這種心態的。離愁這一題材雖屬平常,但能以上闋寫離愁,下闋又能以作者的遙想深化愁思,使詞的意境更加深遠,在寫法上確有特色。
上一篇:經典《越江詞》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典《踏莎行》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