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追和
舉手釣鰲客(1),削跡種瓜侯(2)。重來吳會三伏(3),行見五湖秋。耳畔風波搖蕩,身外功名飄忽,何路射旄頭(4)。孤負男兒志,悵望故園愁。 夢中原,揮老淚,遍南州。元龍湖海豪氣(5),百尺臥高樓(6)。短發霜粘兩鬢,清夜傾盆一雨,喜聽瓦鳴溝。猶有壯心在,付與百川流。
【解析】這首詞約作于紹興二十三年(1153),詞人已年逾花甲。上片“舉手釣鰲客,削跡種瓜侯”,一表詞人一身豪氣,二示詞人有隱逸之志。這兩句深含詞人身世沉浮的感慨。兩者似矛盾而非矛盾,這正是末世中一部分志士的身影。“耳畔風波搖蕩”,用“耳”字將遠景特寫成近景;“功名”本是貼身近物,作者故意“拋遠”。這一“攏”一“拋”,就形象地突出了詞人生活的時代與郁郁不得志的悲涼。“何路射旄頭”的“男兒志”,“悵望故園秋”,這正表明“功名”正是作者出自愛國情懷的追求。用“悵望”句收束上片,正融入了詞人的深沉痛楚,韻味悠長。
下片緊承上片,詞人自繪出“揮老淚”,“短發霜粘兩鬢”的壯志未酬、骨鯁之臣的形象,又突出了“元龍湖海豪氣,百尺臥高樓”那種似乎永在勃發的英氣,形象就更豐滿高大。請看!詞人徹夜不眠,“清夜傾盆一雨,喜聽瓦鳴溝”,這“動形”中隱含詞人“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未償而猶想償的宏大宿愿。歇拍更宕開一筆,展開氣勢雄渾的畫面,寓議于景,“猶有壯心在,付與百川流。”壯心昭日月,百川長流,綿遠不涸。剛健、沉雄的意象更發人玩味。全篇白描鋪陳,情真雋永。
上一篇:經典《水調歌頭·和龐佑父》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典《水調歌頭·金山觀月》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