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張炎·解連環》孤雁
張炎
孤雁
楚江空晚,悵離群萬里,恍然驚散①。自顧影、欲下寒塘,正沙凈草枯,水平天遠。寫不成書②,只寄得相思一點③。料因循誤了④,殘氈擁雪⑤,故人心眼⑥。
誰憐旅愁荏苒⑦? 漫長門夜悄⑧,錦箏彈怨。想伴侶、猶宿蘆花,也曾念春前,去程應轉。暮雨相呼,怕驀地、玉關重見。未羞他、雙燕歸來,畫簾半卷。
【鑒賞】 這是一首詠物詞,吟詠孤雁,同時又賦予它人的感情。由于意趣橫生,情理兼勝,歷來被推為名篇。
上闋的“楚江”寫地域的遼闊,再加上“空晚”一語,則“暮藹沉沉楚天闊”的景色便不難想見,蒼茫寥廓的境界有力地襯托出了雁的孤單。“悵離群萬里,恍然驚散。”寫孤雁離群失侶的悲恨。“離群”點明是孤雁。“萬里”不僅說明“離群”之遠,還表明“離群”有日。“恍然”句,追寫孤雁“離群”時的惶然情態,以襯托它的心有余悸。“欲下寒塘”與起句的“空晚”相呼應,寫孤雁天晚欲棲止。前加的“自顧影”,寫出了它自傷形單影只的凄楚。“寒塘”點明欲棲之地,“寒”字既寫秋涼塘寒,同時又暗示孤雁的心寒。“正沙凈草枯,水平天遠”為孤雁“欲下寒塘”時的所見,一派蕭瑟、水天一色的晚秋景色,有力地烘托出它當時的凄苦。“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寫雁寄相思。本來雁飛成字,或如“一”,或如“人”。而現在的情形是孑然一身,單舉獨飛,自然不能成字,也就“寫不成書”了,所以“只寄得相思一點”。“一點”把萬里長空中孤雁的神韻描摹殆盡。“寄得相思”四字,則使全韻一變而為情思,同人事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料因循誤了”系猜想口吻,寫孤雁雖然“寄得相思一點”,但終因“寫不成書”,難免要誤事情。“殘氈”兩句,具體說明“誤了”的內容,即辜負了困居在北方霜天雪地中的“故人”對它的凝盼和希冀。
下闋 “誰憐旅愁荏苒”,寫久羈之怨。“荏苒” 言 “旅愁” 耽延已久,前加“誰憐”,正見無人可憐,無人可憐才更可憐。“漫長門夜悄,錦箏彈怨。” 言其徒有滿腔愁怨,以見孤雁的凄楚心境。上句 “長門夜悄”,用陳皇后事,借長門宮的冷寂襯托羈旅中的孤雁,渲染其哀怨之情。下句 “錦箏” 彈出的卻是“怨” 曲,情景的不協調乃至沖突,越發顯示出 “旅愁” 的深切。“想伴侶、猶宿蘆花,也曾念春前,去程應轉。” 由自己的羈旅之愁想到舊時 “伴侶” 當有的景況。先是對方的棲止,應該還在蘆葦中吧; 進而想到對方的心理活動: 它們一定也在盼望著我在來年 “春前” 重新飛回北方。不說自己而言對方,而“兩地之情,一時俱極”,令人不能不為之動容。“暮雨相呼,怕驀地、玉關重見。” 承上文的 “去程應轉” 而來,設想自己和舊時 “伴侶” 舊地重逢時驚喜交集的歡快情景。“驀地”,說和舊侶 “重見”的突然,惟其突然,才更見 “重見” 時的驚喜。這是孤雁想象中的事,生動地揭示出它渴望和舊時“伴侶” 重見的殷切心情。結拍 “未羞他、雙燕歸來,畫簾半卷”,以 “雙燕歸來” 映襯孤雁的心情: 當 “畫簾半卷”,燕子雙雙歸來的時候,自己也因舊侶重逢,不再自慚孤單了。幻想中的舊侶重逢、雙雁歸來,更襯出現實中的孤單。
這首詞,通過描寫離群失侶的孤雁,抒發了羈旅之愁、漂泊之怨,字里行間,多少也織進了一些家國之恨。在刻畫孤雁形象上,但求神似,通首在離即之間。作者以詠物詞著稱詞壇,因為這首詞而獲得了“張孤雁”的雅稱。
上一篇:《蘇軾·西江月》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李玉·賀新郎》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