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卿
空洲夕煙斂,望月秋江里。
歷歷沙上人,月中孤渡水。
明代胡應麟在他的著作《詩藪》中論述絕句時說:“盛唐摩詰、中唐文房,五六七言俱工,可言才矣。”這里他是把王維(摩詰)與劉長卿(文房)的絕句詩才相提并論的。王維對田園山水的描繪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被世喻為“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盛譽古今,體味這首五絕,我們深深感到胡氏之言是極富道理的。
這首詩描寫了月下江中的一片美景。詩題中的這個“時”字極為巧妙,它把江中之景和月光緊緊聯結了起來,它是說江中的一切景物都是適應著月亮而來的,正是這美妙的月亮給了江中這美妙的景色。
月是這首詩的光亮點,堪稱詩眼,只有夜幕降臨,月光才能顯示它特有的光彩。首句即寫夜幕,江中之“洲”既然有“夕煙”,那肯定是有人家的,那么詩人又何以說它“空”呢?正因為夜幕降臨一眼望去似沒有什么一樣,“夕煙斂”說明煙已收起沒有了,一是因為晚飯已過炊煙巳斷,即使再有也是在夜色中難以看得見的。這就給這幅畫布起了一個大背景。第二句畫出了這個大背景下最光輝的景點——月。月本是高懸在天穹之上的,然而詩人說他看見的月是在“江里”,江中之月能如此的清晰明亮是因江水若碧若鏡之故,而江水如此之碧透的根源在于一個“秋”字上,秋水時月,秋月自然美不勝收了。江中之月如此之美當來自碧空之浩月,詩人不舉頭望天穹之月,何以卻去“望”江中之月呢?因為江中除了月以外還有更多的美景可看。詩的三、四兩句即寫了這種讀來如見畫的幽美景觀,你看那江邊沙灘上歷歷在目的人影都一個個相隨搖船渡江去了,既然并非一個,何用“孤”呢?那是因為這一個正好在江中的“月中”所以格外顯亮,是給這特殊環境中的渡船暴了一個光,把“這一個”放在特別耀眼的方位上。碧空、秋月、江水、沙灘、渡船、艄公所構成的這幅美妙的畫圖是何等的幽遠、迥異、奇妙,再賦以水聲漿聲靜夜中人語聲,又是何等的活靈活現,把這首詩和王維的詩對照來讀,真可謂一脈相承了。
上一篇:劉長卿《春草宮懷古》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劉長卿《新息道中作》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