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
同是長干人,自小不相識。
這一首是船家青年對上一首女子問話的回答。答詞說自己家臨九江,長年往來于江上,所以雖然是長干同鄉,卻自小并不相識。舊說長江自廬江潯陽分為九道,這里是泛指江水,而并不專指潯陽附近的九江。青年兩次強調自己的住家和來往行蹤都在江上,主要是告訴女子自己萍跡浪蹤,并無固定的住處。在證實女子所說“或恐是同鄉”的想法之時,又解釋了同鄉而不相識的原因。這里說“自小不相識”,究竟是為未能早相結識而感到遺憾呢?還是為今日得成相識而表示欣慰?或者竟是無意與女子交往而強調互不相識?單從這首詩的字面來看,很難判斷,因此可以作種種猜測。但這個青年男子老成持重的性格,卻也正從這種難以捉摸的態度中,得到了鮮明的表現。
船家青年的答詞,雖出于崔顥的藝術想象,卻本于詩人對南朝樂府民歌的會心。吳歌西曲中的大部分作品都以女子為抒情主人公,少部分作品中有男女對話。女子的癡情和熱烈往往使男子的答話顯得拘謹和被動。因此詩人將南朝樂府中這類男女問答式的情歌的一般創作經驗運用到《長干曲》中,便成功地創造出一個謹慎而又實誠的船家青年的形象。
如果不看這組詩的第三、四兩首,第一、二首的問答也完全可以理解成水上人家往來江上相互問訊的一幕常見情景??梢詮闹邢胍婇L年飄流在外的人在單調的生活中遇見同鄉的欣喜和快慰。即使不作情歌看,這兩段簡短而平常的對話中也含有極樸實的人生體驗,是樂府民歌的天籟。
上一篇: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四)》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南朝無名氏《讀曲歌(其一)》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