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秋陰一半開,曉云含雨卻低回。
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
這首七絕詩境優美、技法精湛,用的是欲擒故縱法。詩人所寫“江北秋陰一半開”江上晨景,本是滿天秋陰,突然間消散了一半,透出了縷縷霞光。這美好的景色,對于曉行的詩人來說,無疑是挺合適的天氣。但好景不長,“曉云含雨卻低回”,回即徘徊。黑壓壓的雨云在低空回旋、徘徊、緩緩移動,眼看一場秋雨會不可避免地降落下來。雨云壓頂,來回盤旋,江面上的情景自可想見,給輕舟遠航帶來了諸多不便。加之“青山繚繞”,江上迷路,詩人簡直是無所措手足了。第四句,突然一轉,“忽見千帆隱映來”,“隱映”描述的是重疊的樣子,千帆競發,迎面駛來,江路暢通,只管輕舟直下好了。詩人寫云雨低回、青山繚繞、江上無路,在詩法上是“縱”,故意地“縱”,而“忽見千帆隱映來”是“擒”。詩人欲擒,不直用筆墨,而是反轉用筆,把文勢蕩開去,然后再收回來,縱而后擒,文勢盡跌宕起伏之妙。這比起徑情直遂的筆法要高明多了。同時,前有縱,后有擒,在收縮頓挫中,才益發顯示出“千帆隱映”的絕勝美景。
另外,江面無路所產生的焦慮心情,經過“忽見千帆隱映來”的畫面突轉,形成眼目的驟然一亮、心境的驟然一振,畫面的擒縱所造成的詩情的抑揚,更能反映出山重水復之后突見柳暗花明的驚喜心情。可見,王安石寫這首詩時多少懂得點審美心理學。
上一篇:曾鞏《西樓》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劉攽《新晴》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