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之問·渡漢江》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首詩是宋之問從被貶的地方(瀧州)逃歸,途經漢江時寫的,抒發詩人因久居異鄉,在臨近家鄉時的一種特殊的心理感受。
原文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①。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②。
注釋
①嶺外:指貶所瀧洲(今廣東羅定縣一帶)。經冬句:將近一年。 ②近鄉:接近家鄉。不敢句:因擔心家中受牽連遭難,故不敢探聽。來人,從家鄉來的人。
賞讀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追敘嶺南的情況。在荒遠的嶺南與家人斷絕了音訊,而且經冬歷春,度過了漫長的時間,表現了詩人在貶居之地的苦悶心情和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斷”字寫出了詩人度日如年,難以忍受的精神痛苦。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這兩句是抒情名句,準確的表達了詩人的矛盾心情。因為詩人被貶嶺外,與家人音訊隔絕,既時刻思念家人,又時刻擔心家人的命運,怕家人遭到不幸,隨著家鄉的越來越近,這種“情怯”、“不敢問”的矛盾心理就越加明顯。我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詩人渡過漢江后的強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
這首詩表現了一個長期客居異鄉,久無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鄉時產生的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抒寫真切,富于情致,耐人咀嚼。
上一篇:《唐詩·杜牧·清明》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唐詩·王維·渭城曲》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